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三国 >

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6)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网易军事 佚名 参加讨论
同书《太祖纪》:天兴三年(公元400年)连下诏,要求贵族大臣、地方长官“绝奸雄之僭肆,思多福于止足”。指出即便位居台辅,也“在人主之所任耳,用之则重,舍之则轻”。这些人须知这样一个道理,即“量己者,令终而义全;昧利者,身陷而名灭”。这些诏书和前述言论、行径完全一致。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都督中外之制北魏虽然采用,但从一开始就没有让它名实相符:
    同书《太祖纪》:皇始二年(公元397年)在包围后燕都城中山过程中,以从征的贵族元仪“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兖豫雍荆徐扬六州牧、左丞相、封卫王”。这是北魏第一个都督中外,然而却是一个空名。首先,元仪这一封拜,共五个头衔,前后四个均空名,[79]则介于其间的都督中外自难例外,何况这时北魏尚未见中外诸军之制。其次,平中山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北还,“虑还后山东有变,乃置行台于中山,诏左丞相、守尚书令、卫王仪镇中山”。这里已不提都督中外,当已免去;即使形式上暂时未免去,是史书失载,可是任行台尚书令,与都督中外保卫京师、宫城之职掌,也是不能相容的,除非后者是虚衔。最后,从这以后直到高宗兴安元年(公元452年),凡五十四年都不见都督中外之设。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道武帝于皇始(公元396——397年)年间征后燕过程中,“初拓中原,留心慰纳,诸士大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存问周悉”[80]。一时受了他们建议的关于魏晋以及汉化了的十六国官制的影响,设了都督中外,随即发觉在制度上、历史上它权力太重,不适合北魏当时急需加强君主专制,削弱贵族、臣属权力的形势,于是不声不响将它罢去,继位者沿之,一直中断了半个多世纪。
    那么兴安元年以后设立的都督中外是否有实权呢?同样也没有,至少尚未形成制度。
    首先,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太和(公元477——499年)年间两个“职令”,其“都督中外诸军事”,官位虽甚高(第一令位正一品下,第二令位从一品),却是虚衔、荣誉衔。因为在这两个职令上,它前面是仪同三司、开国县公,后面是特进,诸开府,无一不是这类官爵,则介于其间的都督中外,性质自当相同。当然,两个职令均定于太和年间,时间稍晚,可是联系道武帝后长期不设此官,从兴安元年起设立了,数目也很少,且未见一例可以证明已形成都督中外拥有实权的制度(见下),则据此推定太和职令这种规定乃长期习惯之制度化,是有理由的。
    其次,据万斯同北魏及东魏将相大臣年表,自兴安元年至东魏亡,前后仅有都督中外九人,即宗爱、元寿乐、元云、冯诞、元干、尔朱荣、高欢、高澄、高洋。万表漏载二人,即孝文帝时之元勰,及前废帝时之尔朱兆。[81]
    这十一人可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尔朱荣、兆、高欢、澄、洋五人。当时京师洛阳、邺已无重兵,[82]他们都主要依靠自己的地方军队遥控京师和皇帝。如尔朱荣靠的是以契胡族为主的并、肆诸州军队;高欢靠的主要是六镇起义后屡经演变,最后驻扎在并州一带的鲜卑军队。两人掌权虽时间相隔数年,但都常住根据地晋阳(今山西太原),而对京师、朝廷实行“遥制”[83]。所以其都督中外的头衔,和南朝诸篡位前权臣几乎一样,是自封,以提高声望,作为篡位阶梯。这就是说,其性质与太和职令规定一致,是虚衔、荣誉衔。
    另一种情况是其他六人:[84]
    宗爱:乃宦官,兴安元年暗弑太武帝,矫皇后令,杀贵族大臣,立吴王余。吴王余以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等。在这之前,长期不设都督中外,动乱之际忽然设立,除提高声望外,或许宗爱还想行此汉制,借以控制京师全部军队,所以称他“兼总戎禁”,可是八个月后吴王余、宗爱全被杀,此制并未固定下来。
    元寿乐:兴安元年在吴王余、宗爱死后,因对文成帝“有援立功”,被拜都督中外。可是一个月后便因与另一拥立有功大臣“争权”,并赐死。自此又是十四年不设此官。
    元云与元干:献文帝天安元年(公元466年),任城王云“拜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听理民讼,甚收时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只提元云为中都坐大官所起折狱作用,[85]而不及都督中外。又《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皇兴四年(公元470年)蠕蠕犯塞,献文帝亲征,以京兆王子推等督诸军出西道,任城王云等督诸军出东道,汝阴王天赐等督诸军为前锋,陇西王源贺等督诸军为后继。元云竟被派出征讨,至于都督中外诸军,保卫京师、宫城的任务,另有殿中尚书吕罗汉与尚书右仆射元目振组成尚书留台承担,与他无干。[86]再看元干。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南讨,诏以司州牧、赵郡王干“都督中外诸军事”。可是据《魏书·李彪传》,“车驾南伐,彪(时为御史中尉)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任城王澄等参理留台事”,而不及官位比他们高的都督中外元干。又元干在这期间有不法行为,李彪屏人告戒他:“殿下,比有风闻,即欲起弹,恐损圣明委托之旨,若改往修来,彪当不言,脱不悛改,夕闻旦发”。李彪口气也不像在向一个总管留守诸军事务的长官讲话。将相隔二十多年的元云与元干事联系起来,可以推定,他们的都督中外很可能只是荣宠。元云平日实际只掌中都坐大官折狱事,中外诸军事务分别总于皇帝;有了战争,中外诸军另有留台尚书兼管,自己则被派出征讨。至于元干之所以拜都督中外,大概是因为孝文帝感到自己连年征讨在外,主要负责留台的李冲、李彪虽然忠诚,毕竟是汉人;对任城王澄又有些顾虑,[87]元干德才虽差,但毕竟是亲弟,给他一个很高荣誉衔,多少过问一些留守事务,是可以起到牵制作用的。
    冯诞:乃外戚,“无学术,徒整饰容仪,宽雅恭谨而已”。一生无任何政绩可言,亦无军事才干,只因是文明太后之侄,又与孝文帝私人感情特别好,故多历实际政务很少或完全是虚衔的美官、显官,其都督中外当属此类。
    元勰:乃孝文帝亲弟,以侍中、司徒身分随驾南伐,途中孝文帝病重,“诏勰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摄六师”。孤立地看,此处都督中外似乎是一个有实权,总管全部南征军的最高统帅,但联系太和职令和上述北魏故事分析,应该说,还是将它视为虚衔、荣誉衔比较妥当。不然便不好解释为什么一年多以前罢免的赵郡王干,同是都督中外,不但未随军,而且在留守大臣中实权也不大。我推测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孝文帝病重,想让元勰“总摄主师”,但名义上他是司徒,是文官,要有个武官头衔方能名正言顺。而按太和第二次职令,可能为了防微杜渐,一、二品官中已无实职武官,因而只能给虚衔。照说,元勰既是司徒,要给便得给一品官中班次在三公前的大司马、大将军才合适;可是当时孝文帝次弟,即元勰之二兄元禧已是太尉,按制度班次在大司马、大将军之后,弟先于兄,也不妥。所以只得以元勰为官位低于司徒,然是武官头衔的都督中外(司徒正一品,都督中外从一品)。也正因这都督中外是为了名义上临时统军方便而设,等打退梁军后,元勰仍以司徒身分出现,都督中外便不提了。
    此外,还有一个情况应予考虑,即北魏自宣武帝以后,除末年尔朱荣等五人相继权重自封外,凡皇权强大或能自主之时,都督中外均无生拜,只有死赠[88]。或许这是南朝都督中外频频成为篡位阶梯,忌讳日益加深,带给北朝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