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韩信早年生活之迷:胯下之辱是忍耐还是无奈(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于是,韩信站起来,跪下去拜了一下,说,恭喜大王,大王说得非常对,就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您比不上项王,无论就个人能力和魅力而言,还是就我们整个集团的实力而言,都比不上。那韩信为什么要“贺曰”呢?为什么要祝贺刘邦呢?因为韩信发现刘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一个说实话的人,那么这个人就好打交道了。我们为领导服务的最怕领导不听真话,如果他专门想听假话,专门喜欢你吹捧他,那这个事情就搞不了。刘邦这点好,他不要你吹捧他,他承认我不如项羽,那么这个话就好说了。韩信就接着往下说,虽然如此,但是韩信我认为项王并非不可战胜,我曾经在项王手下当过差,对项王这个人是很了解的,请大王允许我韩信为您分析项王的为人。项王的为人是怎么样的呢?项羽这个人有两个看起来是优点其实却是缺点的特点。第一点,项羽这个人非常地英雄,他身材雄伟,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史书上说项羽是力能扛鼎,就是连鼎都能举起来——而且每次打仗项羽都是身先士卒,打冲锋,一旦冲进敌营,怒吼一声,上千人都鸦雀无声,噤若寒蝉,都被他吓破了胆,这个汉王您是比不上他的。但是项羽却不懂得使用人才,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贤良的人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他都不懂得正确使用,他只懂得自己一个人去冲锋陷阵,他是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勇敢叫什么?韩信给了四个字的评价:“匹夫之勇”——这是小人物的勇敢,没出息人的勇敢。第二点,项羽这个人对人非常有礼貌,心肠也很软,恭敬仁慈。可是另一方面项羽他小气,手下的将领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建功立业,你应该封官赐爵,应该封赏他们啊,可项王怎么做的呢?他倒是也封赏,会给你铸一个官印,可这个印铸好了以后,项羽捏到手里他舍不得给,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的,最后把这一个方印都磨成圆的了,他就是舍不得给人。这叫什么?这叫妇人之仁。项羽仁爱吗?小恩小惠,流着眼泪送饭给将士,这事项羽也做过;可是一说到要封官,他舍不得给。
    所以说,项羽的两个特点看起来是优点,实际上是缺点。另外,他还有一些错误,比方说他分封诸侯的时候不是论功行赏,而是谁跟自己关系好他就封个大的,谁跟自己关系不好他就封个小的,这样一来项羽是大失人心。再有,他进军一路烧杀掠抢,这怎么能够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汉王您进了关中以后,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着您到秦地去当王。韩信最后说了一句话:“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就是说,你要发一个战书过去,三秦地区马上就是你的了。
    刘邦一听,不由叫好,说,我打仗这么多年来,没听到哪一个人这样清晰地对整个局势进行过分析,这个分析实在是太透彻了。于是他对韩信说,哎呀,寡人与你真是相见恨晚啊!
    由此可见,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策,但是这里面有问题,什么问题呢?我们现在还不能够确定地说韩信就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有此政治分析确实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但是,战争是一件需要实际操作的事情,是要用实践来检验来证明的。那么,韩信到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这还需要实践来考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