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加里亚南部地区,最强大的国家是莎车。公元前65年,莎车王联合附近的几个国家叛汉,一度将事态闹的比较大,但是很快,就被汉朝将领冯奉世平定。自此,喀什加里亚地区南部和北部基本都平静下来。汉朝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吐鲁番盆地的车师。车师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夹在喀什加里亚和汉朝的中间,跨天山南北,临汉匈两大帝国。汉朝和匈奴几十年来为了争夺对车师的控制权,先后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但是都没有形成绝对的控制。匈奴原来在喀什加里亚地区设立了日逐王,主要就是为了控制车师地区。公元前60年,匈奴内乱,日逐王投降汉朝,汉朝派郑吉收编了日逐王的人马,并趁机征服了车师。汉朝征服车师之后,把车师分成了6部分,以利统治,设立西域都护的官职,并安排郑吉担任西域都护,还专门修筑了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立,说明了汉朝从此在西域喀什加里亚地区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这个区域,终于被汉朝吞并了......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汉王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的时候,喀什加里亚以北的乌孙却又发生了动乱。公元前53年,嫁到乌孙的汉朝解忧公主与她相公乌孙国王婚姻不幸福,两口子经常吵架(这个乌孙国王的号叫“狂王”~~)。国家面临分裂。不巧的是,这个狂王后来被人杀了,于是,乌孙出现分裂,一分为2,一部分属大昆弥,管辖有6万多户;一部分属小昆弥,管辖4万多户。两家经常爆发冲突,汉朝为了处理这俩昆弥的事,简直烦死了.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我们回顾中国历史的时候,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明白汉武帝的功过了。刘彻在位长久,他一个皇帝耗了匈奴的7个王。匈奴在刘彻的汉武帝时期落得战略下风,我想和单于的频繁更换有很大的关系。再者,刘彻坚持通过直接的武力征服匈奴,导致两个国家陷入长达几十年断断续续的战争,对两个国家的实力消耗都很大。(刘彻之后仅仅几十年后,汉朝就陷入了巨大的绿林赤眉之乱,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这是由于汉王朝在刘彻时期的长期战争状态,导致民众的赋税和国家财政出现问题,民众超过承受能力。也就是说,汉与匈奴的争战,最终是两败俱伤的,这个问题我后面会逐渐的讲清楚)。终于,刘彻几乎消耗光国家文景两代帝王的国家财政积累。刘彻之后,汉朝已经无法继续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行动,但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反而呈现出更加灵活、更加多样的特点,我想,这也是逼出来的吧 在汉朝为乌孙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西藏的羌族又出来造反,他们当时居住在现在西藏和青海东部的地区,经常侵略汉王朝。公元前63年,羌族5部落受到匈奴的教唆,联合起兵反汉,公元前61年,汉将赵充国平定了羌族的叛乱,并且吞并于青海,第二年还设置了一个金城属国,用来处理羌族投降后的相关适宜。 转自中华网-军事频道 这段历史,贴吧里多的是,我就不罗嗦了,祥见《赵充国平羌》大家自己找吧。 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之后,率领的部众就定居在长城附近。汉朝当时采取的政策是“以夷制夷”,希望通过呼韩邪和郅之之间的战争,消耗匈奴内部的力量。郅之单于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派出他的儿子到汉朝做了人质,被迫采取对汉朝和平的策略。 郅之单于在与汉朝和平的同时,积极寻找向西发展的机会。公元前49年,郅之单于平定了蒙古利亚的西部,然后再击败乌孙,再战败呼揭(当时呼揭在乌孙的北部)、坚昆(土耳其斯坦东北部,现在的吉尔吉斯)、丁零(土耳其斯坦的东北部和西伯利亚的西南部,怀疑是回鹘人的祖先)这三个国家,并且郅之以此为匈奴帝国的中心,定都于坚昆,彻底放弃了北蒙古利亚的广大地区。 从此,乌孙经常受到郅之单于率领的匈奴骑兵的攻击,乌孙虽然经常战败,但是由于国家是有一定实力的,道一时也使得匈奴人不能全部将其吞并 呼韩邪一看哥哥郅之向西部转移,觉得自己有了机会,于是,在公元前43年,大举北进,一举收复了北蒙古利亚的广大地区,从此,匈奴由理论上的南北之分转为东西之分。郅之也由过去的北匈奴,实际上变成了西匈奴。郅之统帅的疆域大概有中亚的准葛尔和土耳其斯坦地区;而呼韩邪统帅的南匈奴,就变成了东匈奴,统治着整个蒙古利亚地区。这一个变化,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极其重大!因为在此之前, 土耳其斯坦这块区域,几乎全是伊兰族人和其势力的范围,土兰尼安人的势力仅仅局限在蒙古利亚和满洲利亚地区。自从郅之单于建立了新的王国于土耳其斯坦境内,就等于使土兰尼安人在土耳其斯坦获得了新的根据地。后来伊兰族人终于被全部逐出了北土耳其斯坦,而土兰尼安人的突厥人逐渐了取代了他们,这个区域种群部落的大转变,实际上就是开始于这个时期的,经过郅之单于的扩张,此时的土兰尼安人也已经逐渐的接近后世所称的俄罗斯的边境,换句话说,就是为作为土兰尼安人种的亚洲人入侵欧洲,奠定了基础,或者是建立了桥头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