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华北地区女性祈雨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民俗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国,女性祈雨都是以个体或小集团的形式出现的。  
    在华北地区,祈雨之前人们常常请寡妇或毛女(处女)前往龙王庙打扫庙宇,其目的一是为祈雨之初的旱祷作准备,二是通过打扫庙宇过程中的一系列法术,来迫使天神下雨。  
    在晋中,扫庙寡妇通常是七人,人称“七寡妇扫庙”或“七婆婆洗十八罗汉”,届时,村里选出七位守寡多年的婆婆,她们每入手拿新毛巾,到庙中为十八罗汉抹面洗身,清洁庙宇。在没有罗汉的小庙,满堂神像便成了这些罗汉的代替物。老婆婆们边洗边叨咕道:“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在当地,唱灯艺就是唱大戏,莲花大供就是蒸上莲花形的白面供馍,献给十八罗汉。  
    在晋中,除七寡妇扫庙外,还盛行七女祈雨法。在祁县,天旱时,村里会选出七个聪明伶俐、品性兼优、家门兴旺的年轻女子出来祈雨。方法是:先把这七位少女家中使用的蜡烛捏在一起,再将这七家的炉灰用水调成稀泥状,然后抹在村中一块光亮的方石上。上面放一大罐,盛满清水。之后,七人手扶罐子,边走边念叨着:“石头姑姑起,上天祀雨去。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  
    在山西柳林县的加善村,盘头女子(处女)的祈雨方式是扫茅子(厕所)。  
    这种活动由寡妇组织,全村盘头女子,多寡不限,头戴柳圈,用新扫帚一下一下地扫茅子,扫时排成一队,正着扫进去,退着扫出来,边扫边念叨:“大龙王下大雨,小龙王下小雨,山山洼洼下普雨,沟沟渠渠发大水。”“拦羊小子晒死了,盘头女子饿死了,寡妇老婆后走了。”家家户户扫完后,寡妇老婆煮米粥稀饭,叫大家喝一通,活动即告结束。  
    比较而言,各地更看重寡妇祈雨。因为在人们心目中,这一群体已经并将永远不再被男人所玷污,用这种至阴至纯的老妇祈雨更令人放心。在有些地区,只要是寡妇都可以参加祈雨,但在诸如河北省赤城县后城镇这样的人口稠密区,由于选择余地大,所以在选择寡妇时,条件相当苛刻,接过人的不行,作风不好的也不行,一般找的都是六七十岁守寡多年的老寡妇。他们认为这些人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寡妇”。选人原则对于处女来说比较简单,一般不在经期就可以,而对寡妇的要求则比较严格:寡妇本人一定要贞节,不能是再婚者,更不能有不检点的行为,一般要选择守寡多年且不想再婚的老妇。人称这种人叫“好寡妇”。显而易见,“好”的标准,就是生理上“至阴至纯”。人们相信倘若选了不守本分的寡妇,将对祈雨不利。因此,人们对寡妇的挑选极为苛刻。不过,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作为传统观念影响下的乡民,就是在平时,也具有相当强烈的监督意识。在他们看来,寡妇的生活是否检点,已不仅仅是寡妇个人的行为,它甚至会涉及到整个家族的名誉。在传统社会中,被族人沉潭或吊死的女子,多半出于行为的不轨。  
    作为惯制,女性祈雨通常只在属于自己的女性文化圈内进行,但在延庆一带,这些“纯阴”的女人们并不忌讳与男人一道祈雨。在出马队伍中,十二童男,十二童女,十二寡妇(下营是八个寡妇)外加数量不定的成年男人,是最常见的组合。在河北省武清县,情形大致相同。但事实上在这些由男女老幼不同人群组成的祈雨队伍中,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十八般武艺,而且彼此间并不相互介入。在出马队伍中,男人的仪式是取水,或是抬着龙王老爷游街,而女性仪式则是十二寡妇扫坑。出马途中,如路遇大坑,十二寡妇就会一起拥到坑底,在坑底乱掘乱扫,边扫边一起嚷道:“十二男,十二女,十二寡妇扫坑底。扫的扫,拥的拥,过不了三天下满坑”。她们的仪式男人是不能参加的。当地人说称之为“小鸡不撤尿,各有各的道”。总之,在祈雨行为中,男女之间的所作所为互不参与,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从上一章的叙述中可以使我们看到,男性祈雨仪式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其中尽管也不乏巫术行为,但祈祷、献祭占有相当份额,因此,称之为祈雨仪式似乎更为恰当。但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祈雨活动不但规模小,而且很少有祈祷与献祭的内容,整个过程几乎全部笼罩在了原始巫术的氛围之中。  
    在女子祈雨的行为中,有相当部分具有占卜性质。如河南新乡地区,天旱不雨时,小姑娘们就会用壳匍虫(即土鳖)钻水道眼的方法来占卜近日是否有雨。具体做法是,先用手假装在壳匍虫的背上揪三下,然后把它放在水道眼处,看它是否能顺着水道眼往里爬。孩子们边拍着地督促着壳匍虫,一边口中念咒道:  
    壳匍虫,壳匍虫,  
    揪你三下别嫌疼,  
    有雨溜墙跟,  
    无雨满街行,  
    上天宫,找老龙,  
    下得沟满河也平。  
    最后,孩子们通过壳匍虫对行进路线的选择来判断是否有雨。  
    在女性祈雨仪式中,使用某种具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具有法力作用的咒语来致雨,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祈雨方式。在陕西山西左权县,妇女们祈雨的道具通常是个簸箕。每遇天旱不雨,人们就会将簸箕取下,先簸扬几下,后用水潦洗。在这个仪式中,道具是簸箕与水。在中国,簸箕是风的符号,风的象征,簸簸箕,其实是一种生风巫术,而往簸箕上淋水,则是在人为地演义布雨。俗话说:“风是雨头,屁是屎头”,先扬后淋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洗簸箕习俗的深刻内涵。妇女们在洗簸箕的过程中,边洗还要边嘟囔着:  
    洗,洗,洗簸箕,  
    洗下簸箕下大雨。  
    好雨下在俺地里,  
    赖雨下在龙王水道里。  
    据说,这咒一遍遍地念下来,老天爷就会下雨。  
    在山西阳城县的下交村,取水的人马归来时,寡妇们就会手持水盆,等在取水人马必经寨门的阁楼上,当取水人马从阁楼下经过时,寡妇们就会将一盆盆清水泼洒下去,人们相信这样做也会下雨。以模仿巫术来致雨的例子在中国不胜枚举,在世界上也可以说俯拾皆是。如在俄罗斯和日本的一些地区,人们通常运用掷火把的方式制造“闪电”,用马车拖铁桶的方式来制造“雷鸣”,而在俄罗斯塔拉申斯克乡天旱不雨时,人们则用通过筛子往死尸上洒水的办法,来模仿一场大雨的降临。(注:(英)詹·乔·费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108.)  
    总之,与男性祈雨相比,女性祈雨的规模要小得多,有时可能是几个人,有时甚至只有当事人一个。她们的祈雨仪式也相当简单,几句咒语,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具,就可以完成她们的祈雨仪式。在女性祈雨的巫术仪式中,人们所使用的几乎都是模仿巫术,都是企图通过类比的方式来把握自然、改造自然。如在山西柳林县明家墕村,盘头女子的祈雨方法是将偷来的湿抹布,压在自家的缸底下,据说随着抹布水的滴落,天雨也会随之而降。  
    (本文原载《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4期,第44~4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