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闽西汉剧剧照。 中新网龙岩4月28日电 (钟旖)“回龙岩实习之后,行程一直很满。”在福建省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刚刚结束紧锣密鼓的“闽西汉剧进校园”县域巡演的汉剧传承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排练。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素有“南国牡丹”的美誉。流行于以福建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各县、市以及闽中、闽南部分县市,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发扬闽西传统文化,缓解汉剧传承“青黄不接”的状况,2010年,在龙岩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汉剧传习中心在龙岩各地选送了31名学员,输送至北京,委托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进行培养(学制六年),这也是中戏附中首次与地方剧院合作培养人才,并于2014年9月回到龙岩开始实习。 离开家乡赴北京求学时,31名学员中最大的15岁,最小的只有10岁。21个女孩,10个男孩。 清晨6:30开始上早功,日常学习结束后,学员们又开始了晚功课,直到晚上8点。背负着家乡文化传承的使命,31名仍是孩子的学员开始在异乡学会独立,学会思考。 “去北京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当时11岁。”出落得清纯秀气的刘竞丹擅扮花旦,几场表演下来,已开始“深谙其道”。当初因为没有舞蹈基本功,最开始学习时“把腿绑在板凳上2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训练生活仍令她记忆犹新,“我的哭声,从2楼传到4楼都听得见。” 正值变声期的李迁岑赴京时也只是个10岁的小学生。行进的火车上,刚过桌子的身高配上稚嫩的童声惹得乘客好奇搭讪,“你这么小,衣服怎么洗?”他回答得不假思索,“随便拿手乱搓一下。”“总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多。”现在,为了更好地完成表演,偏爱武行的李迁岑开始为自己加练武功课。 “练功很苦,但没有哭过,知道哭了也没用。”17岁的魏进鹏求学归来,不仅长成了一米八的“大高个”,也成了剧团里最用功的学员之一,周末还要加课是家常便饭,魏进鹏认真地说,“真的很喜欢这个事业,没事时就爱哼两句。” “没钱吃饭时一天只吃一个烧饼,8毛一个”、“春运回家只买到站票,好心人看我们年纪小都会给我们让座”、“当时没有手机,用IC卡一周打一次电话给爸妈”……回忆着四年的求学生涯,这群本该在父母身边享受呵护的少男少女们少有怨言,笑做一团。 “现在的课程比在北京时还多,这群小孩的刻苦劲,常让我们感动。”负责学员们日常生活的胡婷介绍说,在2014年的“福建省第十二届水仙花传统戏曲唱腔比赛”中,有12名学员参加了新苗奖比赛,其中4人获优秀新苗奖,6人获新苗奖,获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为全省之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四肢不协调的“一张白纸”到学成而归,31名稚气未脱的学员慢慢扛起了闽西汉剧传承的大旗。 “最开始来看表演的人很少,现在渐渐多了起来。”每周五晚的闽西汉剧对外表演前,化好妆的学员们最爱躲在舞台幕布后数观众人数。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希望我们的表演能被更多人喜欢,闽西汉剧能传播得更远一些。”(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