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兴衰 ■ 豆稚五 在云南传统文化艺术的大花园里,滇剧可算是一朵艳丽的山茶花,深受民众喜爱。远在清道光年间,昆明已有专工滇剧的戏班。至光绪时期,昆明市区较稳定的职业戏班,就有泰洪班、福寿班、福升班、庆寿班等4个。郊区还有牛街庄班子,官渡马村乡班子,呈贡斗南村班子。到光绪中期,在昆戏班增至5个,每班约五六十人,出现了名伶辈出,行当齐全,演出活跃的局面。除了戏院演出,庙会戏、堂会戏也颇盛行,从春至冬,有关帝会、龙王会、太子会、城隍会等极为热闹的庙会。堂会戏则是官府或富豪人家在祝寿、喜庆、宴客时举办的内堂戏。此外,茶馆里也普遍有滇戏演出,这种演出不化妆,无做工,只清唱,称为“板凳戏”、“打乱弹”、“打围鼓”等。茶馆演出,除有专业演员外也有票友参加,锣鼓一响,经常满座,茶客既能听戏,又能喝茶。城里城外,有滇剧清唱的茶馆随处可见。 到了清末,省会昆明之外,蒙自、个旧、文山、保山、大理也相继有专业剧团演出。 上世纪20年代后,滇剧又得以发展,先后出现了云华茶园、群舞台、丹桂茶园、天乐茶园、荣华茶园、大观茶园等几家专业戏园。开设在龙井街两湖会馆的群舞台,实力雄厚,最为兴盛,有伶人七八十人,每日演出日、夜两场,座位分甲、乙、丙三等,票价四角、三角、一角,军人减半。由于群舞台老板与当时政治人物关系较密,每逢唐继尧生辰,都会被接到五华山演出,老板罗香圃被称为“都督小旦”,颇受当局青睐。 群舞台名角甚多,省内有声望的演员,大多效力于此,称得上是名角如林,流沠纷呈。午场上演的大戏有《列国》《三国》《封神》等,夜场则多演名角的拿手好戏,戏码硬、剧目多,很少重复。 抗战时期,龙云将滇剧视为“滇粹”,成立官方主办的“滇剧改建社”,扶持滇剧发展,缪云台任主任理事,陆崇仁任主任监事。 滇剧艺术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音乐唱腔分为舞蹈、胡琴、襄阳三个系统,悦耳动听。表演形式以写意与写实结合,通过程式化表演塑造人物,表现生活。众多名演员在毕生的戏曲实践中形成了众所公认的流派。如老生行当中以栗成之为代表的栗氏唱腔,遒劲苍凉,韵味浓厚,能恰如其份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拜月赐环》中的王允,《七星灯》中的孔明,行腔举止十分传神。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梅贻奇、张伯苓、蒋梦麟、刘文典等诸先生常到戏院观看栗氏演出,并以杜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书联相赠。1949年冬,京剧名家马连良来昆演出,称栗成之为“滇剧泰斗”。 新中国成立后,滇剧有了新的发展,成立了云南省滇剧院。至1963年全省已有27个滇剧团,人员达1300多人。一些传统剧目经过整理焕发出光采,如当时省文化局局长杨明整理的《牛皋扯旨》《打瓜召亲》《送京娘》等。同时涌现了一批优秀演员。滇剧曾多次晋京演出,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荣获奖励,首都报刊曾载文赞扬。《借亲配》曾拍成舞台艺术片,著名老生演员彭国珍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十年浩劫中,滇剧也遭受摧残。 改革开放后,滇剧再度复苏。但如今与豫剧、黄梅戏等地方戏的发展态势相比,滇剧仍须努力。 (作者地址:昆明市滇池路银海山水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