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云南滇戏:流淌于血脉之中的“子孙戏”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新社昆明4月3日电 题:云南滇戏:流淌于血脉之中的“子孙戏” 
    作者 顾一航
    当“咿咿呀呀”的唱念做打流淌过两个世纪,滇戏这一“云粹”依旧在这个地方生生不息。3日,记者来到位于昆明东郊的牛街庄,感受这里积淀百年的滇戏文化。
    在牛街庄一个闹中取静的院里,古香古色的门头下方,挂着一块“滇戏博物馆”字样的木头牌匾,一旁的墙壁被粉刷成白底,上书“滇戏之乡”四个大字。 
    “我们这儿自古就是‘戏窝子’,村里男女老少都能来上一段儿,也出了不少滇戏泰斗。”65岁的张勇是土生土长的牛街庄人,也是这座滇戏博物馆的馆长。“这博物馆啊,就是一本‘滇戏史’呢。”谈话间,他带领记者走进了这座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老房子。
    踏进大门,一套高两层、造型玲珑、古朴雅致的戏台置于屋子正中,门头和花坊上雕着各式花纹。沿着戏台梯子爬上二楼,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老剧照和滇戏史史料。沿墙放置的柜子里,陈列着具有百年历史的剧本、曲谱、戏服、道具、乐器等物件。
    在戏台正中的一个祭祀台上,记者看到一尊造型抽象的木制雕像。“踏歌宴舞韵乐中,古楼戏台老郎官——这是戏神老郎菩萨”,张勇介绍,不单滇戏,古时所有戏子在演出之前都要给老郎菩萨磕头上香,以求演出平安顺利。“这座木雕,也是云南现存的唯一一个老郎菩萨雕像。”
    滇戏博物馆的珍贵滇戏藏品之多,让人惊叹。张勇说,这是因为牛街庄滇戏世世代代都是“子孙戏”,这些“滇戏把子”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滇戏是云南的第一地方戏,是明末至清乾隆年间,丝弦、襄阳、胡琴等声腔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自清末民初开始盛行。张勇的曾祖父张荣,就是第一代的滇戏艺人。而后,“滇戏因子”就一直流淌于张家血脉之中。如今,张勇作为滇戏界有名的武生,成为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他的女儿张春丽师承云南滇戏大师王玉珍门下,成为青年一代滇戏演员中的翘楚。
    “牛街庄人世世代代都在唱戏,也都爱滇戏,这样的传统不能断。”张勇说,“我们这‘戏窝子’,还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如今,牛街庄滇戏博物馆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滇戏一宝”,许多喜爱滇戏的艺人、团体、百姓都纷纷慕名到访,听戏说戏。每逢周末假日,馆内也都要演上一两出经典桥段,以解戏迷之瘾。(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