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民俗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四)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农村文化站专干仍然年龄偏大,大多数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 
    (五)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目前很多县乡财政非常困难,再加上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的支出少之又少。各县乡级图书馆、乡镇图书室藏书量普遍不高,而且多为旧书,新书很少。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很少,看书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解决。 
    (六)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在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农村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的现行体制,不利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目前,农村文化站都是由乡镇进行管理的,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 
    (七)农民自办文化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目前,在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农民自办文化的定位不明确。第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第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村县乡村文化建设及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增加农村文化投入,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进一步引进和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增加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现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对现有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的陈旧设施加以改造完善,使之正常发挥其功能,尤其要加快建设农村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的建设步伐。 
    4、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特别是开展更多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把先进的文化精神产品送到农村送到偏远山区。 
    5、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作为国家办文化的补充,进一步促进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 
    6、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养农村文化市场,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形成农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7、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创新机制。制定出台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政策,鼓励社会、集体和个人兴办文化产业、文化项目等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另外,还要采取有效方式,调动农民参加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的新农村文化建设队伍 。(作者:钟晓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