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古老年画难觅安放的墙? 传统木版年画市场缩小(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贴年画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在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研究会会长宗成云儿时的记忆中,一进腊月门,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挑灯夜战赶制年画,货商从四面八方赶来等着拿货。而12月25日,记者探访发现,这两年,村里生产年画供应春节市场的仅剩两户人家,“窗户越来越大,门从双门变成了单门,很多传统年画从规格上就不符合市场了”,建筑风格的变化、人们过年习俗的更新和胶印画等现代画种的冲击,都让古老年画越来越难觅一面安放的“墙”,其中有着200年历史的宗家庄木版年画也面临着传承难题。
    市场小了:
    夫妻忙一月能挣三四千
    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已有200年的历史,创始人宗有明从潍坊杨家埠带回来了木版年画的技术,并发扬创新,让宗家庄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年画村,与杨家埠年画“大红大绿”的风格相比,宗家庄的年画以细腻见长 ,人物形象朴拙 。“上世纪三十年代,全村50多户人家,搞年画生产的就有30多户”,在宗成云的家中,他拿出一个笔记本,让记者看他统计的宗家庄年画字号表,宗成云爷爷宗景仁当年成立的叫“东增盛记”。
    出生于1944年的宗成云记得上世纪50年代,家里还雇着五六个工人生产年画,“以前都是收了小麦和地瓜后就开始制作年画,一进腊月,村里好多人家都要天天加夜班,来买货的人有徒步来的、有推车来的,都住在村里等着拿货”。现在,这种热闹的景象已经远去,宗家庄今年只有两户人家还在为春节市场生产年画,且12月25日当天,仅有一户人家在开工,记者赶去的时候,宗瑞心和妻子正在忙活着给画套色,墙上贴着几幅样品,一幅卖四毛钱或六毛钱。
    当问及生意如何时,宗瑞心说夫妻俩忙活一个月也就挣个三四千元,在外面做个瓦工一天还能挣三四百元呢,现在在家里做这个就图个屋里炭火烧得旺旺的,不遭罪。
    宗成云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年画的市场越来越小,“现在都是大窗户,老版年画贴上去都显小了,而墙面却越来越窄,专贴在窗户两旁的‘窗旁’也贴不下了”,除了建筑风格的改变让一部分年画退出市场外,年轻人过年观念的转变也让许多年画越来越少人问津,大胖娃娃、戏曲题材的“炕头画”被挂历、十字绣等取代,“现在的年轻人也都知道要发财就得自己拼搏,买财神、灶王爷等神供画的也少了”。
    而年画现在也有了机器印刷,又挤压掉了一部分手工木版年画的市场空间。宗家庄的宗瑞杰老人以前家里也生产过年画,好的年景里,500张一令的纸,一年冬天他们家要用掉140多令,但从1985年开始就不再做了。
    另辟蹊径:
    用百年老版印制收藏品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宗成云也保留着家庭作坊,但意识到春节市场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他已经只供应礼品、纪念品、收藏品市场了,“我的年画用的都是老版印刷,且都是用宣纸印的,然后再装订成册”,宗成云向记者展示了一册有38张的年画,售价是128元。现在,除了在夏天空气湿度大的时候,需要停工两个月外,宗成云雇了四个人的作坊基本常年生产,一天能印400多张,一年约收入五六万元。
    宗成云认为年画朝礼品、收藏品方向发展还有一定的前景,目前一些公司都喜欢送这类文化产品给客户,前段时间一个单位一次性向宗成云订购了4万元的年画。但这样的个案很难推广,宗成云收藏了400多张、150多套木版,其中很多是清代传下来的,“除了家传的,很多是我 1997年前后收购来的”,宗成云说当时正好是人们不重视老版的时候,村里经常来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的小商贩,因为不舍得这些“老物件儿”,宗成云也出手大量收购老版,“我怕不收,这些木版就都流失了,今后这一段历史也都没法研究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