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鸡肋”说起 大家都熟悉《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曹操以“鸡肋”暗示撤兵的故事。 目前的许多相声都有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味道,有识之士一致认为:相声巳经跌人低谷,或者说是陷人危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有客观事实为证。概括来说,有三方面的表现。 第一、 缺乏承前启后的一代杰才 衡量相声队伍的实力,不外乎质和量两个方面。近年来,相声队伍大为扩充,空前壮大,可以说是数以百计。数量相当可观,关键在于质的方面。从总体看,这支相声演员队伍年轻人多,业余的多,基本功薄弱的多。这“三多”并不能与艺术水平高低直接挂钩,却蕴含着某些危机因素。 从艺术角度看,这支队伍可以概括为两头小,中间大。两头小,就是堪做中流砥柱的和不堪入目的都占少数,大量的平平淡淡,处于可上可下的变化过程之中。两头虽小,却持别值得注意。不堪入流的属极少数,但能量和影响均不可低估,有所谓“一块臭肉坏了一锅好汤”之势。那些堪做中流砥柱的中青年演员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得失、成败决定着相声艺术事业的命运和前途。在数以百计的相声演员队伍中间,真正的尖子充其量是数以十计,实在少得可怜。在他们身上,也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技艺不够全面。回顾前辈相声演员,凡在观众中享有盛名者,无一不是“说”、“学”、“逗”、“唱”,样样皆通,而且是样样皆精。而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尖子演员却达不到,往往偏执一门,其它三门稀松平常。如果精通的这一门是“逗”,犹可一美遮百丑,遗憾的是,一般集中于“唱”和“学”,由于“逗”的功夫不过硬,常常为“学”而“学”,为“唱”而“唱”,怎幺看怎幺像瘸腿。二是缺少绝活。前辈相声艺人不仅“说”、“学”、“逗”、“唱”全面发展,而且有在此基础上的一着鲜。如侯宝林的“唱”,马三立的“贯口”,朱相臣的冷面滑稽,白全福的面部表情和肌肉动作等。对比之下,目前的一些尖子演员功夫不绝,一着鲜的鲜味不够,是相声艺术魅力消褪的重要根源。三是缺少鲜明的艺术风格针色,却又有着令人惋惜的缺憾。有的演员台风热情,本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火爆风格,可惜不能正确掌握火候,忘乎所以,一味地闹,越闹越浮浅,越闹越惹人心烦。 第二、缺乏出类拔萃的优秀作品 京剧名琴师徐兰沅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相声也是这样。相声艺术流传百年以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原因之一就是积累了大批的艺术珍品。即所谓传统相声宝库,它不仅是单纯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印记,而且是相声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蕴含着相声创作和表演的经验和教训,成败和得失,为新相声的编演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二是充当脚本和课本,既可作为尚未登堂入室的演员的教材,又可作为登台演出的脚本﹔三是凝聚着相声艺术技巧的精华。传统相声宝库并非安乐窝,必须经常以新的成果加以充实。如果以为徜徉其问就可以万事大吉,那是十足的幻想。任何停顿,都意味着倒退和滑向危机,遗憾的是,近年来的情况表明,人们习惯称之为保留节目的优秀相声,犹如凤毛鳞角,少得可怜。新编相声作品的状况究竟如何呢?不是两头小,中间大,而是一头小,另一头和中间大。一头小,就是出类拔萃的作品少,另一头和中间大,就是水平一般、尚可一看的作品和平庸低劣、不忍卒听的作品占相当大的比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新相声创作中质和量的比例严重失调,筛选优秀相声简直比淘金还难。一些应景式的优秀相声评选活动,也常常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搞起来热闹一时,顷刻间湮消云散。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涉及的问题很多,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作队伍问题。专业相声创作人员甚少,有人估计全国不到十人,根本构不成队伍。业余创作队伍入数不少,但艺术水平跟不上去,其成果难得演出和发表,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挫伤了积极性。二是相声创作的物质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创作电影或电视剧本,可以拿到上演报酬﹔创作小说或散文,也可以得到一些稿酬。唯独相声作品,发表和上演难度本来就大,即使获得这样的机会,收人也少得可怜。一旦相声脚本在笑星手里走红,就变成了笑星的摇钱树。笑星的二度创作常常带来成千上万的丰厚收入,而相声作者只有望着人家的“不尽金钱滚滚来”兴叹。长此以往,只管耕耘,不计收获的入越来越少。三是题材范围狭窄,浮光掠影。那些有可能保留下来的长线题材少,而赶任务、赶浪头的即兴之作多。喧闹一番,速生速朽,到头来犹如狗熊掰棒子──两手空空。 第三、品味、格调今人担忧 如果说,传统相声中的某些品味、格调低下的垃圾属于封建糟粕,那幺,目前相声中的垃圾则是封建糟粕和外来污垢的大杂烩,其危害之大,影响之坏,切勿掉以轻心。 传统相声中那种露骨的“荤口”早已绝迹,而目前相声舞台上的某些表演虽还不便冠之以新“荤口”,却可说是己露端倪。一些演员表演谈情说爱的相声,夹杂着种种只可意会、不便言传的暗示和挑逗,甚至公然在舞台上拥抱、亲吻,换取廉价的笑声。 打斗动作也在死灰复燃,早已超出以扇击头的略带斯文气味的传统套路功,加上时兴的旋风脚、美国拳之类的洋把式。 利用伦理关系抓哏取笑、互占便宜的低级趣昧又成了某些演员的“法宝”。张牙舞爪的互相咒骂,甚至一连串的互相吐日水,“呸”,“呸”作响,竟然成为贯穿某些相声的线索,只能给人以恶劣的感官刺激,更给人以“江郎才尽”之感。 挤眉弄眼,手脚乱动,声竭力嘶,贫嘴油滑,把硕果仅存的幽默感和艺术美感扫荡殆尽,只剩下令人厌恶和恼怒的庸俗。 不讲分寸地“自嘲”,肆无忌惮地辱骂对方,还摇头晃脑,自鸣得意,台风粗野,格调低下。 不分场合、不合时宜地插入外国话、洋动作,借以哗众取宠,博取一笑。 语言过分夸张,动作失去控制,矫揉造作,假模假势,呆头呆脑,傻里傻气,导致不合理、不谐调。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构成相声创作和表演中的顽疾。这确实是发人深省、耐人深思的! 二、几个问题 相声艺术走入低谷,陷入危机,原因十分复杂,既包括相声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又涉及相声艺术本身的问题。概括起来,不外乎是艺术竞争、物质刺激、艺术传统和理论研究,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下可分别加以阐述。 第一、艺术竞争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艺术竞争逐渐形成潮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可能借助某些外在因素,一统天下,只能在艺术百花园中通过激烈的竞争,赢得一席之地。即使是流传久远、拥有广大观众的相声艺术,也概莫能外。目前艺术界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盖源于此。相声投入艺术竞争以来,依靠自身的优势,可以说是战果辉煌,至少在曲艺界,为其它曲艺形式望尘莫及。然而,曾凡何时,却从王冠上滑落下来,陷入低谷和危机。就艺术竞争来说,不仅有认识问题,而且有实践问题。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方面,认识和把握艺术竞争的规律。如上所说,艺术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取消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一统天下,每门艺术又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争和搏击,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构成这一规律有如下一些因素:一是艺术形式趋于多样化,像人们说的,玩的方法花样翻新,越来越多,人们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二是群众的审美要求提高,艺术形式的优胜劣汰变得越来越尖锐。三是艺术竞争加剧了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性。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能直线发展,不仅有涨潮、落潮,而且涨落之快有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对艺术的总体发展来说,上述种种本来都是有利因素,但对一种艺术形式来说,却增加了生存和发展的艰巨性。长期以来,相声艺术似乎置身于艺术竞争之外,生存在自身拥有的广阔天地之中,既未感受到竞争带未的威胁,又缺乏居安思危的准备,一旦置身于艺术竞争之中,对艺术竞争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把握不住,造成了目前的假繁荣、真危机的局面。如果不从认识上扭转,一旦失去假繁荣,真危机就会变得不可收拾。而当务之急是由迷迷糊糊变为清醒,真正把握艺术竞争的规律。 另一方面,建立和发展自身优势。相声究竟有哪些优势,下面还会谈到,这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相声特有的喜剧风格。相声以语言取胜,终究是以笑取胜。不是一般的语言表达,而是北京风昧浓郁的语言艺术﹔不是一般的喜剧风格,而是以笑作为主要的艺术手段。这就是相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举凡卓有成就的相声艺术家,如“穷不怕”、侯宝林、张寿臣等,无一不是语言大师、幽默大师,他们依靠这样的优势,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如何发展相声的优势呢?关键是从自身优势下功夫。人们常说:京剧无论怎样改革,必须姓“京”﹔同样,相声无论怎样改革,必须姓“相”,具体来说,必须在语言和幽默上下功夫。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开放,相声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语言必须面貌一新,幽默必须保持新鲜的格调,创作和发展无愧于时代的相声。而不能像某些自封的“改革家”那样,弃相声的语言和幽默于不顾,功利主义,随机应变,见“鸡”嫁“鸡”,见“狗”嫁“狗”。流行歌曲时兴,就大唱流行歌曲,加上几个歪眼,自以为创造了新的“相声”。孰不知,既称流行歌曲,也就只能流行一时,更何况相声又是学唱,一且失势,歪哏又站不住脚,怎能不跌入低谷和危机。 第二、物质利益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把物质利益问题提上日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段时间里,竟然掀起“一切向钱看”的歪风。艺术界则有所谓抄肥抄肥,越抄越肥的问题,其实,真能抄肥了的,不过是少数的歌星、笑星罢了。如果由于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艺术质量,无论如何是不对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相声演员忙于抄肥和社会活动,疲于奔命,艺术上吃老本,消极应付,艺术进取似乎成了业余活动,所谓肥了口袋,瘦了脑袋,发展下去,十分危险。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是社会上崇拜名家的风气使然,但金钱的诱惑力量也不容低估。一位已经抄得很肥的笑星曾经这样慨叹﹔“钱这玩艺儿,没有够了的时候。”在某些笑星的心目中,艺无止境早被钱无止境所取代,致使相声表演每况愈下,令人担心。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少不了相声,可以说是过去一年相声创作和表演的展示和总结。从这几年情况看,说“一年不如一年”不足为过,颓势似乎难以挽回,真是回天乏术。回天乏术与抄肥有术形成耐人寻味的对照。没有钱,养不活艺入,当然谈不上发展艺术,但如果钻进钱眼儿里,有可能埋藏了艺术。 第三 艺术传统 相声的孕育期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从形成算起,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拥有较为悠久的传统。如何对待相声艺术的传统,目前存在着两种倾向。 一是拘泥传统。主要存在于少数老演员和新出道的演员中间。少数老艺人偏于保守,习惯于老一套,不愿接受新鲜空气,在传统圈子里打转转。新出道的演员两手空空,只好照猫画虎,不敢越雷池一步。拘泥传统的害处显而易见。人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生活在不断发展。待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速度大大加快。这就要求相声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否则就会陷于停滞,丧失艺术生命力。如前所述,相声“包袱”重要规律之一的“三翻四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人的头脑更加聪敏,有时不得不改为“两翻三抖”、“一翻二抖”或随翻随抖。如果不识时务,硬拘泥于“三翻四抖”,观众哪肯让人当傻瓜戏弄,岂有不失败之理!拘泥于传统中的精华,尚且如此。如若拘泥于传统中的糟粕,那就更加不堪言状。如果把传统中的糟粕成分称之为土垃圾,从外来文化中拾取牙慧则属于洋垃圾。目前的相声艺术正受到土垃圾和洋垃圾的两面夹攻,而拘泥于传统,使早被赶出舞台的糟粕又有卷土重未之势。另外一方面是轻视传统。在那些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中间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不分青红皂白,把传统的内容和技巧一律斥之为“过时”,甚至当做“腐蚀剂”,唯恐与之沾边,结果造成了知识贫乏,素养低下,基本功不过硬。有的演员说了几年相声,也算小有名气,竟连单口相声大师张寿臣都不知道。有一位颇负盛名的中年演员表演几乎相声演员入人皆会的《绕口令》,竟然还吃“栗子”。如果弃绝传统,真能一张白纸画新图,搞出令人信服的名堂来,倒也无可厚非,遗憾的是,那些蔑视传统的人自鸣得意的所谓“杰作”,无非是不伦不类、非驴非马的大杂烩,除了卧我陶醉以外,人们看罢,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相声哪里去了?这是当前相声危机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理论研究 何理论研究都需要结合实际,否则就失去存在价值。尤其是以舞台表演艺术为对象的相声研究,属于实践性的科学,结合实际更显得格外重要。当前从事相声研究工作的大致有三种人:一是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二是相声作家和演员,三是相声爱好者。研究成果也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相声研究专着和分量较重的相声论文,二是有关相声艺术问题和演员艺术成就的评介文章,三是相声作品和演员表演的赏析文章。三者结合一起,构成了相声研究蓬勃发展的态势,这是专业和业余研究工作者通力合作,努力奋斗的结晶,应予充分肯定。但不论数量和质量,还远远赶不上相声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理论的指导作用发挥得不够。从理论与实际结合角度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专门从事相声理论研究的人数量很少,又集中于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与相声的创作和表演队伍结合不紧。他们的成果虽较全面、系统,具有理论的框架,但有时与实践脱节,形成两层皮。另一方面,一般的有关相声创作和表演的评介文章,又因过于迫近实践,缺乏理论的深度,读起来也不解渴。 三、走出低谷之路 第一、充分估计相声艺术的优势 低谷、危机,诚属客观存在,但并不那幺可怕。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包括相声在内的许多艺术形式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而从未没有高潮和低潮的一帆风顺,直线上升,倒是不存在的。从当前艺术领域的状况看,走入低谷、陷入危机的艺术形式并不止相声一家。除了艺术形式本身的特殊问题外,应当说是改革、开放产生的新课题,也就是艺术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问题。 温故而知新。回顾相声的发展历史,对于认识相声的优势探索摆脱困难的途径是有益的。相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危机:一次在1948年底以前,相声为“荤臼”和低级趣昧所困扰,势如危卵。另一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濒于灭绝。“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声一次又一次走出低谷,摆脱危机,究竟有哪些优势呢? 相声以讽刺为主要功能。讽刺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生活中的矛盾。生活中的矛盾不会有消失之时,相声的讽刺也就拥有用武之地。解放初期和粉碎“四入帮”以后,相声在摆脱危机之后出现高潮,就是因为:解放初面临荡涤旧世界的污泥浊水,而粉碎“四人帮”之后又面临肃清流毒的任务,声的讽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涌现了一批讽刺佳作。当前,并非没有对象可讽刺,而是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待探索解决。只要锲而不舍,处理得当,前景还是光明的。 相声以笑为艺术特征,具有浓郁的喜剧风格,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中国人富于幽默感,爱笑,己经成为习惯。从当前审美趋势看,人民希望笑口常开,而改革、开放带末的新形势又提供了笑的可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相声艺术生存、发展的良机。人们对相声艺术的失望和不满,反映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变压力为动力,相声艺术的新高潮将可预期。 相声具有的娱乐功能特别适应安定团结、升平盛世的时代需要。 相声具有较悠久的艺术传统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像相声这样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的艺术形式,受挫于一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重新崛起,则指日可待,不过,有待于努力,有待于各方通力合作。 第二、培养两支队伍 任何一门艺术求得发展,除了强大的演员队伍之外,还必须有成气候的会欣赏的观众队伍。相声艺术以舞台上下的交流为生命线,强调培养两支队伍,尤具重要意义。 ‘ 目前相声演员队伍的情况如何呢?不妨分做老、中、青,略作分析。 老年一代,大约六十岁上下。如马季、苏文茂、陈涌泉、唐杰忠等。传统技巧熟练,艺术功底深厚,但岁月不饶人,己经或者即将息影舞台,以后是发挥余热的问题。所谓余热,不外乎是示范演出和传授技艺。不少老一辈艺术家热情很高,不遗余力,但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还不大理想。 中年一代,四十岁左右,如姜昆、李金斗、侯跃文、师胜杰等。与老一代相比较,传统技巧和艺术功底有明显的差距,但创新势头较强,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艺术成就。 青年一代,泛指四十岁以下的相声演员,如笑林、刘伟、冯巩、马志明、李建华等,创新势头强于中年一代,艺术功底则较薄弱。成长虽然迅速,但目前还难当大任。 培养相声演员,大体上有两个渠道:一是“科班”出身,如李金斗等﹔另外是业余转为专业,如姜昆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中流砥柱,以业余转为专业的居多。他们成长快,框框少,富于创造力,缺点是后劲不足。今后应当提倡两条腿走路:对科班出身的强调创造性﹔对业余转为专业的强调基本功,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使相声演员队伍面貌一新。 对相声界来说,培养观众队伍的问题也十分迫切、尖锐,不论相声艺术总体还是演员个人,都需拥有相当数量、较为稳定的相声迷。像京剧的马连良迷、谭富英迷、张君秋迷、裘盛戎迷那样,似乎已有侯宝林迷、马三立迷,还应当有苏文茂迷、李金斗迷、赵世忠迷、冯巩迷等。以这样一批相声迷为核心,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相声迷的队伍,相声艺术才有希望。培养相声迷,一靠相声艺术本身繁荣昌盛,二靠相声演员不断创造,舍此,别无窍门可寻。目前这两方面都不理想,致使相声艺术的凝聚力下降,离心力增强,观众队伍士气不振,人心动荡,应当认真对待。 对相声演员来说,培养观众队伍,必需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收点滴积累之功。如果正道不走走邪路,无异于驱散观众。尤其是在艺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在相声这棵树上吊死。 第三、抓住一曲之本──创作 对于曲本的重要性,谁也没怀疑过,但实践效果太差。目前的相声艺术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曲本危机。解决曲本问题,应当抓住以下几条:一是发展和壮大专业和业余的创作队伍,引导他们深人社会实践,全身心地投人相声创作。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办培训班,提高创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水平。三是解决物质利益问题,,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第四、加强理论研究 这方面最为薄弱,应当注意以下儿点:一是加强专业和业余相声研究人员与从艺人员的交流和合作,认真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二是加强研究信息的交流,通过召开学术会议和举办评奖活动,以相声的创作和表演现状为重点,开展理论研究,为艺术实践服务。三是系统地整理和积累资料。资料与公演或发表不同,应力求存真。作为百年大计的《相声大全》的问世,无疑开了个头,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今后还需坚持不懈,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