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游从“招牌”变“王牌” 在一个小院门前,听到人声,穿着长裙、围着三角头巾,一身标准俄罗斯妇女打扮的女主人从院中迎出来,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参观,原来他们是开展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的俄罗斯家庭。他们保持了俄罗斯人的生活习俗——住着“木刻楞”,吃着面包和奶油,屋里挂着壁毯,墙角放着三角琴,院里种着列巴花。桌上的饭菜也是俄式的:苏巴汤,也就是俄罗斯红菜汤;土豆焖肉饼是典型的俄罗斯菜;桦子鱼,是从额尔古纳河打上来的鲜鱼;还有俄式香肠、酸黄瓜加上自制的面包和蓝莓酱。 额尔古纳市旅游局的同志告诉记者,俄罗斯民俗风情一直是当地旅游产品的招牌。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民族乡的名气越来越响,很多旅游者不满足于一般性的走马观花,都想住到俄罗斯族家庭中进行深入的民俗体验。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最初就在这样的需求中自发形成了。但是,旅游部门意识到,要保护这一“招牌”,不能任由其发展,必须对开展家庭游的旅游户进行规范管理。 经反复研究和专家认证,额尔古纳市建立了整套比较成熟的家庭旅游准入规则,通过旅游、卫生、工商、税务、国土以及当地政府联合检查验收,对符合挂牌条件的家庭户给予挂牌认证。同时将名单和价格传至各大旅行社,一方面为其宣传,另一方面确保家庭旅游市场的透明度。在统一规范的管理下,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目前,经过当地旅游局确认并统一挂牌开办的家庭接待户有130余户,可同时接待3000人住宿、5000人就餐,家庭旅游接待人数也从2005年的8790人次发展到2009年的25万人次。“现在,俄罗斯民俗风情家庭游已经从‘招牌’变成了‘王牌’!”当地旅游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民俗博物馆再现俄罗斯族生活史 在恩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之间还可以用俄语进行交谈,而60岁以下的俄罗斯族后裔已经没有几人会说俄语了,多数人都是操一口东北腔的汉语。如果不看他们的面孔和皮肤,简直不大相信他们是俄罗斯族人的后裔。据当地乡干部介绍,他们的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上也基本汉化,但他们酷爱清洁、花卉和舞蹈,热情奔放的民族特性依然保留完整,每到冬季,他们还使用马车和爬犁等传统交通工具,部分婚丧原始习俗也保留了一些,比如在婚礼上撕长者裤子、死者墓前要立十字架并且封闭墓地等。 村里的俄罗斯族民俗馆是国内首家俄罗斯族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共分为生活区、渔猎区、生态区、民间艺术区等八大展区,共有展品400余件,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装、照片等,囊括了俄罗斯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俄罗斯民族在中国的形成发展以及厚重的俄罗斯族原始文化,是俄罗斯族生活史的生动再现。 记者在渔猎区看到,这里展示了一些被捕猎到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有野猪、狍子、鹿和一些说不出名字的飞禽走兽,还有一些分工很细的捕猎用具,还原了俄罗斯族人早期的狩猎文化。而一些民族风格浓郁的俄罗斯族家庭陈设,也再现了俄罗斯族人的生活状态。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对记者说,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对俄罗斯族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进行集中展示,不仅有助于整理和保护这一民族独特的民俗、民习,也帮助游客更系统、更具体地了解俄罗斯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从丰富和发展旅游业资源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和传播俄罗斯族民俗文化上,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