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灯笼张"张连友重拾老字号 老玩意登上大雅之堂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原先京城里的五行八作开张卖货的聚集之处大多在东单、西四、前门大栅栏、什刹海等地界儿,那里常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时间久了,不仅买东西的知道谁家的饼好吃、谁家的瓜甜、谁家的小玩意做得好,就连买卖人之间都成了熟人,大家忙时招呼客人,闲时聊大天儿,关系非常融洽。“面人郎、灯笼张、葡萄常……”如今六十往上的老北京人大多还记得当年这些叫得响的名号。现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老艺人们大多已故去,仅有的几位也都年逾古稀。
    寻访“灯笼张”正赶上北京下暴雨。从市区到房山走了整整两个小时车程,到了一个叫“琉璃河”的地方向三轮车师傅打听福乐园小区,师傅竟然问是不是找“灯笼张”。由此可见,虽然“灯笼张”的名声远扬早已成为历史,但在京郊,仍有人记得他。
    “灯笼张”本名张连友,当年学艺时师傅给他起了个艺名“张明亮”,意为心明灯亮。后来,由于灯笼做得好,“灯笼张”的名号就叫响了。现在,他已被命名为北京灯彩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扔到地上蹦三蹦, 绝对不散架”
    “灯笼张”今年76岁,但精气神儿仍不减当年,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思路有条不紊。谈起自己当年的学艺,张连友说完全是为了混口饭吃。“灯笼就是个玩意儿,穷人糊口的手艺。”旧时京城,逢年过节人们有点灯习俗,灯笼艺人做灯,也刚能养家糊口,“这点手艺就是当年母亲为了让我有个吃饭家伙学来的。”虽说为了糊口而学,但是他的“灯彩”手艺却并非来自民间。“我家过去住朝阳门城墙根儿,院里有个董爷爷,平时捡破烂,年节卖灯笼。”张连友说,“这个董爷爷那时候八九十岁了,是清朝没了以后从宫里出来的,过去是内务府造办处的太监,专门做灯笼、葫芦这样的玩意儿。”张连友的母亲看着董爷爷可怜,经常接济他,还让六七岁的张连友跟着董爷爷学手艺,“他们家跟我们家也就隔了三四米远,快要过节的时候,董爷爷就开始做灯笼,可做好的灯笼没人卖,我自告奋勇说我去卖,所以那时每到年节,我就挑着扁担到繁华地界儿卖灯笼。”
    在为师傅当销售员的同时,张连友也开始学手艺。“那时学艺哪像现在,都是‘三分学艺、七分偷艺’,师傅只说了一句口诀‘逢五斜七必斜七、逢三进一必进一’就没了,接下来全靠自己领悟。”7岁那年,张连友做了这辈子第一个灯笼,花了两天时间,经过了扎灯笼的几个基本流程——“揻、烤、扎、糊、画”,一个十二面的球形宫灯完成了。没想到的是,师傅看后当场就给踩了,“师傅说,我这个灯笼,扔大街上狗都不叼。”师傅的一席话使张连友发誓不把这宫灯做好誓不罢休。这种十二面宫灯,张连友做了3年,在这3年时间里,他的手艺有了很大进步。“球灯练的是基本功,学的是对灯笼尺寸、形状的把握,把球灯做得规矩了,结实了,才能开始做各式各样的灯笼。你去打听,我的灯笼扔到地上,蹦三蹦,绝对不散架。”张连友说,灯笼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结实,在此基础上才能玩别的花样,“我们手艺人,就靠这个吃饭,不能含糊。”做了3年球灯,张连友终于开始了别的造型,猴灯、鱼灯、莲花灯……只要别人点得出,十几岁的张连友就做得出,“14岁我师傅去世,咽气前点了头,说我能靠这个吃饭了。”从此,张连友开始了独自做灯笼的生活,“灯笼张”的名声也渐渐地被传开了。
    重新拾起了老字号
    旧时挂灯笼不止在正月十五,其他节日也有这个习俗。“正月十五闹花灯,五月端午挂红灯,六月无风放天灯,七月十五莲花灯,八月十五玉兔灯,九九重阳孔明灯。”提起京城的挂灯笼习俗,张连友如数家珍,“什么节气挂什么灯,这是老北京的规矩。”那时候,只要逢年过节,张连友就挑着灯笼扁担,出现在京城各个繁华地段。朝阳门、东四牌楼、东单、西四、东华门、正阳门,都能找到他的影子。那时,做买卖的都讲究吆喝,为的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很快卖出去。但是灯笼怎么吆喝?这里还有一定的讲究。“卖灯笼的,一般不直接吆喝灯笼。而是用灯笼中的内容代指。”说起当年卖灯笼的情景,老爷子精气神儿更足了,“那时到了集市上,我这扁担一落地,就会在最显眼的地方摆一个走马灯,走马灯里有三百六十行的场景,吆喝就选其中的某一行。”说到这儿,老爷子现场吆喝起来:“老太太啊,您也不知今儿是个几咧,今儿都到了十三四儿啦,您也不给那小两口儿买点那团了圆了的果儿耶,这大沙果赛过花朵儿哎!”“等人们被吆喝声吸引过来问沙果在哪儿后,我就指着走马灯里卖沙果的人。人们一笑过后,常常会买几个灯笼回去。”时间一久,人们都知道了集市上有个灯笼做得好还会吆喝的“灯笼张”。
    “虽然我的灯笼一天能卖100个,但是靠这个也只是饿不着,挣的那点钱就够买几斤棒子面。”张连友当时就靠这点收入帮着养家。新中国成立不久,20岁不到的张连友被安排了工作,“可灯笼这手艺没放下,每年快到春节,我就回家闷头做灯笼。”
    改革开放后不久,张连友被一些老朋友游说“重新靠手艺挣钱”,于是从单位出来开起了灯笼作坊。“那时有人劝我拾起老字号,说在老东安市场要办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新春庙会,让我过去摆了一个摊位,卖灯笼。” 就这样,已经50岁的张连友又做回了“张明亮”,开起了“灯笼张”。买料、制版、做架子、糊绢纱,那个春节前,他的女儿们一下班,就到金融街附近的家里帮忙打下手,走马灯、小宫灯、鱼灯、猴灯、象灯……3000个灯笼3天就卖光了。张连友回味着20多年前的场景:“那时候人们有很多年没见过宫灯了,买的人特别多,赶着做都来不及,那年灯笼真火了。”“灯笼张”在北京做灯笼的字号里最早重新拾起了老行当,如今依然在新东安市场里保留着3个摊位,“都是徒弟在经营了。”
    不过,张连友说灯笼赶上好时候还得说是现在。“前几日,接到北京市文化局打来的电话,说让我准备几个灯笼进荣宝斋拍卖。好家伙,没想到这民间玩意儿能进荣宝斋!”拍卖会上张连友的两个灯笼卖了3000块,虽然与其他非遗项目相比价位不高,但就灯笼而言,这已经是高价了。(杜洁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