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西安剪纸现状调查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西安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路晓春的戏曲人物剪纸作品《秦香莲告状》。
    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剪纸,已被列入世界级非遗名录,在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期间,中国剪纸保护办公室开始对陕西的剪纸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普查活动。 
    众多专家及文化工作者着重走访了活跃在西安周边却鲜为人知的剪纸艺人。这次调研,是20多年来最为深入细致的一次,每位受访的民间艺人至少要回答100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来讲述剪纸背后的寓意、讲究、用途、习俗、禁忌等。这次剪纸普查的收获出人意料,人们第一次发现了西安剪纸的特殊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内涵。
    西安剪纸根基深
    87岁乡间老太剪出七彩窗花 
    在陕西,享誉中外的剪纸艺术可谓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可一提起陕西剪纸,人们便会想到那诞生在陕北婆姨灵巧双手中,从窑洞中走出来的红彤彤的剪纸和窗花。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古都西安,其实也散落着一系列古老的、带有浓郁关中特色的剪纸作品。比起陕北剪纸,风格独特的西安剪纸呈现出一个斑斓的七彩世界,那精致的线条、古雅的造型均令人惊叹。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城郊乡间的古屋里,除了一个个手艺精湛的剪花娘子,竟还有些许将剪刀舞得虎虎生风的关中汉子。
    如今,在乡下想找到一扇实木窗框、棉纸窗格的老式窗户简直太难,因此,寻找原汁原味、能代表西安特色的窗花就更难。有专家曾感叹,建筑结构改变了,剪纸的生存环境就没了。驱车3个小时,记者一行才赶到周至县楼观镇鹿马村的村民吕孔雀家的老房前,找到了两面贴满窗花的老式窗户。同陕北剪纸那一片鲜妍的大红色不同,西安众多剪纸高手家里那洁白窗格上,均被一片姹紫嫣红所填满。
    在周至县终南镇毓兴村西南部的路翰林故居,那座拥有高大门楼的老宅子里,87岁的路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灶台上的窗格里那些七彩窗花都出自她枯瘦的巧手。楼观镇新安村远近闻名的剪纸艺人魏鲜丽,心里装着1000多种剪纸纹样,可遗憾的是,她家已经盖起了新房,老窗子早没了,那些精雕细琢的窗花也只能贴在一扇大大的透明玻璃窗上,瞬间失去了古朴悠远的韵味。
    无论是在周至、户县、蓝田,还是在西安城区内,如今保留着最传统技艺的剪纸纹样,大多都明显地带着明清时期的烙印。比起陕北剪纸粗犷豪放、洒脱不羁、造型夸张的风格,那些鲜为人知的西安剪纸则充满着轻盈细腻之感。它们色彩或浓重艳丽,或冷峻清幽,有的像是一幅雕琢细腻的皮影,有的则像一幅生动的文人画,其中的艺术含金量令人叹为观止。
    而在数以万计的剪纸纹样中,最生动、最具特色的还是人物剪纸:那些纸片小人们更像是精细的绣品,而且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面对哪幅人物剪纸,民间艺人们都能讲出一个典故或神话传说。
    西安剪纸活力足
    关中汉子自创剪字书法绝活
    “三分剪七分染”、“留线线,挖面面,挖下面面是阳剪。挖线线,留面面 ,留下面面是阴剪。”坐在炕上一边拿着剪刀上下翻飞,一边念念有词,口中唱着古人留下的歌谣,这是西安剪纸艺人在创作时最常见的场景。
    其实,活跃在西安周边的剪花娘子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懂得关中地区流传的老式纹样、具备高超剪纸技巧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女艺人如今却非常罕见。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告诉记者:“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存有一部分早年留下的作品,但已无法再出作品。整个西安地区水平高超,又懂得正宗传统纹样的,仅剩几位五六十岁的艺人,用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民间艺人魏鲜丽告诉记者,“剪纸手艺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五代了。”魏鲜丽和吕孔雀剪纸的技艺和风格都偏重于“皮影风格”。她们表示,老一辈传下来的剪纸纹样有亮窗花和幕窗花之分。亮窗花是指那些造型镂空的,贴在窗户上的窗花,透过窗户的亮光非常好看、通透。幕窗花是指那些“实心”的,贴在门板、墙壁、灶台、花灯上的窗花。
    那些古老的纹样,都是民间艺人们通过熏样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魏鲜丽家的一些老式熏样可追溯到清代。这些经过煤油灯烘烤的纸质熏样就像是复印机将传统的纹样精确地复印了下来。“我这里大概存了1000多个样子。这些样子有自己创作的,也有老人传下来的,我能做到心到手到,即使不依靠熏样,那些花样也全在自己心里记着。”
    65岁的路晓春会唱秦腔和眉户戏,她掌握的点彩剪纸技艺在西安地区可谓独树一帜。除了植物花卉,她最擅长的就是戏曲人物,所以,她常常一边唱一边剪,让秦腔戏里的各色人物变成眉眼生动的彩色小纸人。“戏曲人物剪纸的内涵非常丰富。样式和配色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都有口诀呢。”在路晓春看来,点彩剪纸很像年画和皮影,更像是皮影的延续,“除了窗户和墙壁,灯笼上也会用到全套的剪纸戏曲人物。除了传承最传统的剪纸纹样,路晓春有时也会自己创作一些新的图案。
    在西安,不但心灵手巧的剪花娘子能玩转剪刀,平日里粗犷的关中汉子摆弄起这精细活来,一样毫不含糊。在关中农村,男人剪窗花的确是件稀罕事,年过七旬的周至豆村大蜡传人赵立功就是特例,他能写会画,不但会做大蜡,也会剪窗花,他剪花的手艺甚至比女人都精细。相对于传统窗花,关中剪花汉子中也有革新派,吕国岭和左其诚两位艺人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独特。
    对于民间艺人吕国岭来说,一把剪刀就像是一支毛笔,经过一番敏捷地上下翻飞,就能剪出阴阳两幅书法作品,他的这一绝活——左手剪字令不少中外友人惊叹。因为特别喜欢书法,从小学剪窗花的吕国岭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剪字书法的手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各种书体都能剪得出来,因为这自创的绝活,他还多次在上海世博会、台北花博会上向海内外游人大展身手。
    将欧洲童话里的风光、人物情节用剪纸的形式“画”出来,是西安民间艺术家左其诚的独创,左其诚的剪纸风格兼具木版画和连环画的特点,他除了用剪纸表现丹麦童话,还将二战时期的风云人物斯大林、丘吉尔、巴顿、蒙哥马利等的形象用剪纸展现得惟妙惟肖。此外,左其诚还自创了抗战题材的《游击战》,其中包括那些地道战的场景,和英姿飒爽的女八路、虎头虎脑的儿童团团员。
    左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是根据连环画和电影片段,才构思出了这些宏大的战争场景。在随团出访56届日内瓦博览会时,左师傅曾在展会上大显身手。他说:“欧洲人觉得剪纸手艺特别神奇,代表了东方民间艺人的智慧。具有中国韵味的传统作品才更对他们的胃口。”
    西安剪纸特色强
    点彩和戏曲人物造型
    全国罕见
    发掘到西安剪纸特殊的价值和动人魅力,就像是揭开了一座民俗文化的宝藏,人们能否超越固有的观念来看待西安剪纸,寻找西安剪纸的价值和意义?“西安剪纸,就像是剪纸艺术里的雅文化。”在中国剪纸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三桥看来,西安剪纸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人气息,清丽雅致,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传统剪纸有很多民俗讲究和忌讳,每一套剪纸背后都有深刻的民俗寓意,西安地区的剪纸就像是关中传统民间文化习俗忠实的记录者,其文化含量不可估量”。
    从艺术角度来讲,西安剪纸带有明显的文人画特征,有些民间艺人还是名门之后,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秦腔、皮影等关中特有的艺术形式的滋养,才造就了西安剪纸特殊高雅的风格。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认为,在这次调查中,所有专家最认可的是点彩剪纸和戏曲人物剪纸,这些剪纸的造型在全国剪纸中都显得别具一格,魅力独特。西安地区剪纸色彩斑斓的程度令人惊讶。那些传统剪纸年代久远,造型各异,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了剪刀和纸的力量,剪刀就像是画笔,一刀下去就是一道完美的线条,非常生动非常耐看。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剪纸绝对没有那么浓郁的艺术气息。
    “只要能画出来的东西,我都可以剪出来”,剪刀握在蓝田剪纸艺人王宁肖的手中,似乎充满了灵气,她告诉记者,剪纸原来就是春节和结婚时用的,贴在窗户上显得很喜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剪纸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艺术品,这是我们民间艺人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
    本组稿件文/记者职茵 实习生孙晓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