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仫佬族独有的依饭节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广西罗城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当地的仫佬族依饭节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仫佬族群众感恩还愿、庆祝丰收、祈求人丁安泰的传统节日,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依饭节又称“依饭公爷”和“喜乐愿”,是向祖先还愿和庆贺当年好收成,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意思,带有十分强烈的感恩和祝愿的成分。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古代仫佬山乡群兽为害,特别是兽王“神狮”凶猛异常,伤人畜,毁庄稼。正当仫佬人陷入困境时,来了一位白马姑娘,她力大无比,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万民,并从狮口中夺回谷种送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为人们犁田耕地,教仫佬后生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纪念她,人们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家族,族内分“峒”)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即依饭节。
    依饭节一般都在立冬前后择吉日而定,节日一般会持续3至5天。罗城各地仫佬族过节的时间略有不同,如东门镇罗姓逢农历闰年的立冬日过节,每5年举行一次;四把乡谢姓每逢丑、辰、未、戌年的立冬日过节,每3年一次。新中国成立以前,依饭节在祠堂举行,没有祠堂的在族头家举行。届时,祠堂门上贴对联,门楣剪贴红、黄、绿、蓝彩纸9张,分别书写“奉神”“集福”“庆贺”“依饭”等字样,堂前以松枝扎三门,堂中设坛,陈列供品。依饭节仪式的程序依次为“开坛”“请圣”“点牲”“合兵”“送圣”,整个仪式有两位司仪,其中一人头戴面具,身着红法衣,脚蹬草鞋,专跳请神敬神的舞蹈,称为“跳师”;另一人着便装,专唱请神敬神的经文,称为“唱师”。依饭节的祭神仪式宣告结束后,族人会一起宴饮、唱歌、耍龙舞狮,欢庆几个通宵。
    依饭节为仫佬族所独有,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目前,仫佬族的许多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依饭节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余继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