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人走艺亡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还能存活多少年?(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福建泉州蔡氏故居
    人走了 一身绝技也就带走了
    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相比西方石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来讲,整体耐久性较差、保存困难,这就使得木结构建筑的维修、翻建、重建频率很高。若相应的传统营造技艺消失,那么遗存至今的传统建筑,包括大量的文物建筑也终将消亡。遗憾的是,近年来闽南地区的古建筑营造市场虽渐趋繁荣,但能全面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却越来越少。因此,有专家说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已步入“银发时代”,“往往是人走了,一身绝技也就带走了。”
    在这一行里有一个远近知名的人物叫叶本营,他从事闽南民居建造、修复工作已有20多年,漳州南山寺、泉州少林寺、南普陀大殿等均由他参与主修。据悉,叶本营19岁开始学这门技艺,28岁开始带徒弟,十几年来已培养了二三十个徒弟。由于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全靠师徒之间口耳相传,没有图纸可参考,学习十分辛苦。如今,像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很多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这门老手艺。据悉,这几年为了能招到徒弟,叶本营还给徒弟们开起了工资。虽然政府和传承人加大了对后学的培养力度,但目前在闽南仍十分缺乏像叶本营这样富有实践经验的工匠。专家们都在担心,如果没有技艺精湛的古建老师傅,即便今后有施工图也难以确保实施。
    借助现代技术做抢救性保护
    在闽南建筑行业从业多年的泉州惠风堂文化艺术会所创始人张川河说,除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外,借助电脑技术记录和保存传统工艺是当务之急,“因为师徒之间靠的是言传身教,既无相关书籍可参考,也无图纸做依据。如果再不做抢救性的整理和记录,随着许多老师傅离世,很多工艺都会慢慢失传。”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针对这一态势,早已启动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建设,旨在利用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手段对传统建筑的构造、技艺等信息进行研究和建档,记录并演示其结构、比例和建造方式,依据从典型到特殊、从单体到群体的工作顺序建库。据悉,泉州古民居已被选为试点,杨阿苗故居营造三维数据库制作是其重点项目之一。
    在调研中,笔者还发现建筑材料的更改也影响着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传承。过去,闽南沿海一带一般用牡蛎壳来砌筑民居外墙,墙体既牢固,又能防风挡雨,别具地方特色。但现在这一建筑材料已经很少用,能见到的牡蛎壳外墙基本上都是以前遗存下来的。过去闽南人也常常用壳灰、稻梗、红糖、糯米等配以一定比例的沙土,制成一种名为“三合土”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不但粘性好,而且不易老化,建筑可保存上千年,但现在这种材料也基本上被水泥取代了。除此以外,诗词、楹联的缺失也大大弱化了闽南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历史上,闽南传统民居装饰构件上的各种雕刻作品都十分强调“诗书传家”“琴棋书画”等意蕴,常可在门联上见到体现屋主家族历史、才华个性的作品,而现在基本都采用借引的对联,原创的已很少见。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工匠师傅们在长期的营造过程中积累下的丰富的营建经验,经过千年的传承,它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谓博大精深。在今天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历史潮流中,政府更应加大对它的保护力度,决不能让这一独特的文化消亡。(陈美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