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朝鲜族农乐舞传人 韩奎昇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韩奎昇和他制作的面具。 吴致鸫 摄
    已经86岁高龄的韩奎昇是朝鲜族农乐舞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平时戴眼镜的他和跳农乐舞时戴面具的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近乎木讷,另一个却是神采飞扬,这或许就是舞蹈的魔力所在。但在韩奎昇的心中,舞蹈绝非仅有娱乐功效,它更传承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朝鲜族农乐舞在我国主要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并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韩奎昇生活在辽宁省铁岭市,这里的农乐舞别具特色——跳农乐舞是要戴面具的,因此有人又将这里的农乐舞称为朝鲜族农乐面具舞。据悉,将农乐舞带到铁岭的是一位来自朝鲜的民间艺人金福寿。他于1902年带全家从朝鲜到铁岭定居,并将朝鲜族的各种传统舞蹈介绍到这里。
    据有关专家介绍,古时候朝鲜族群众认为面对天灾和邪恶,只能用更凶狠强大的怪兽来应对,所以在祭祀仪式中戴的面具大多数是神灵和怪兽的面相。起源于民间祭祀仪式的农乐面具舞,后来逐渐发展成农耕社会人们在各种庆典仪式上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过去,朝鲜族“常在四月初八和五月端午祭鬼神,歌舞饮酒,尽夜无休,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昂首顿足,相应节奏……”
    表演朝鲜族农乐面具舞需要有宽敞的场地,因为参加表演的通常多达几十人,场面热烈、阵容庞大。首先上场的一般是身着传统服装的女演员,她们会在欢快的朝鲜族风格乐曲中,围绕着“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大旗翩翩起舞。这一段舞蹈仅是铺垫,随后才是全舞的核心部分——面具舞。伴着长鼓的节奏,头带各种面具的演员从人群中跳出,运用跳步、鹤步等舞姿和技巧,以及逗、跳、哄、喊、踏地、顿足等渲染气氛,展现出一幅五谷丰登、人欢马跃的热烈场面,整个舞蹈看上去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作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奎昇对推进朝鲜族农乐舞的发展功不可没,有专家甚至将其称为“推进农乐舞发展第一人”。韩奎昇于1925年生于一个朝鲜族农民家庭,他的家乡铁岭腰堡乡友谊村有600多户都是朝鲜族。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朝鲜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已经渗透到韩奎昇的血脉中。
    韩奎昇毕业于辽宁辽阳技术学校,后来成为铁岭朝鲜族学校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在1948年,他就以学校为中心广泛开展各项朝鲜族文化活动,并拜民间艺人金商喆为师。金商喆是金福寿的长子,得到了父亲的真传,看到韩奎昇对朝鲜族文化十分热爱,他就把自己掌握的舞蹈全部悉心传授给了韩奎昇。随后,韩奎昇开始在夜校和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广泛推广朝鲜族农乐舞。在抗美援朝时期,有很多朝鲜孤儿到铁岭就读,韩奎昇又组织本校文艺宣传队和朝鲜孤儿共同编排了农乐舞《我们的英雄》等节目在各地巡演。在其长达40年的教育生涯中,研究发掘朝鲜族舞蹈艺术一直是他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1986年退休后,韩奎昇又在铁岭组建了第一个朝鲜族老年协会——友谊村朝鲜族老年人协会。在协会任职的13年中,他把文艺活动搞得非常活跃,并根据朝鲜族古典名著编排了农乐舞《兴夫传》和《沈青传》等,受到广泛欢迎。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在朝鲜族的节日和聚会中已很难看到人们跳农乐舞。据悉,当时在铁岭会跳这种舞蹈的只有百人,其中有一半是60多岁的老年人。为了挽救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铁岭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决定搜集整理有关农乐舞的材料,并找到韩奎昇寻求帮助。当时他痛失爱子,心情十分悲痛,健康状况也让人担忧,但为了抢救和保护朝鲜族传统文化,韩奎昇还是把自己掌握的所有资料和线索详细地做了介绍,还把基本舞步以及面具的制作工艺手把手地教给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更加可敬的是,在住院期间,病榻上的他还是始终惦记着农乐舞的事,让家人把自己保存数十年的一些珍贵资料全都交到了文化馆工作人员手中。
    韩奎昇非常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深知自己的一身技艺得益于许多甘于奉献的前辈,因此他十分重视带徒、收徒工作。当得悉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准备培养农乐舞的中青年队伍时,他不顾身体的病痛,经常到排练厅进行指导。至今,他已先后培养了李永浩等50多名文艺骨干,使朝鲜族农乐舞后继有人。
    谈到农乐面具舞的继承与发扬,韩奎昇认为,农乐舞并非铁岭独有,只是在面具环节独树一帜。为了将这一特点发扬光大,近年来韩奎昇在面具制作上下了许多功夫。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找到合适的材料,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他最后确定选用轻盈并饰有铜铃、彩绘的纸糊面具,他亲手制作的仙鹤、稻谷、玉米、辣椒、黄豆等形状的面具,为朝鲜族农乐舞增添了喜庆欢乐的气氛。韩奎昇说,文化是因其特色方富有魅力,流传在铁岭地区的农乐面具舞需要后人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不懈地传递与弘扬。(金英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