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揭秘老行当:消失的木匠(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消失的手艺
    木匠就像夏天的蚂蚁,如果仅仅三两只,它们的活动范围不过窝边的两尺多远,如果是一窝儿,范围会逐步加大,以致连它们自己也看不到自己的巢穴,来回要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木匠也是一样,就那么几个同行的时候,个个有活干,东家请了张木匠,李家就请杨木匠。不多的木匠们各有各的雇主,各有各的生意范围,只要尽心做好每一户人家的每一件家具,绝对不用担心没有饭吃。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村里的木匠们人数增多,但似乎都洋洋得意,自以为有了铁饭碗,一家人过着仅次于地主生活,虽不能花天酒地,可也衣食无忧。
    其中,手艺好、口碑好的木匠,找的人多一些;手艺不好的也不用担心闲着,举个例子说,即使像曾经把门框分解成窗棂的三流木匠朱包成,也都没闲下来。
    村人看着一个个的生活不错,有白面、肉和油吃,特别羡慕。木匠也引以自豪。有一些比较爱显露的,自个儿家里做了好吃的,不闷头吃,专门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吃,让村人眼馋。
    可木匠们没有想到:不论哪个行业,一旦成了热门儿,从业的人就多了起来。村人看着木匠生活优裕,人人都想把自己的纯农民身份改成木匠。究根问底,他们也不是特别喜欢木匠这门手艺,而是看中了木匠的生活质量。村里谁都知道,手艺是为人服务的,手艺不是目的。
    手艺娴熟的木匠们受到了村人的一致尊重,提酒提鸡,托人求情,登门拜师学艺的人越来越多。聪明的木匠知道:多教一个徒弟,三两年后,自己就又多一个竞争对手,自己的饭碗里就多一个人舀食。眼光短浅的木匠体会不到,看着人家提着东西来了,对自己又像老子一般尊敬,再看看摆在桌子上的鸡和酒,脸上的皱纹舒展,笑压在嘴缝儿里,还要装出一副不得已的样子,面对来人,推托一番,然后答应。
    师傅带着徒弟上工了,徒弟自然要受师傅的打和骂,棍棒下面出高徒。徒弟们也都知道,但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在自己身上粗暴地行使肢体语言。师傅打骂了,嘴上不吭声,心里骂。师傅当然知道,但只要不出口,抓不住把柄,就等于没有。
    渐渐地,村里的木匠们都带了徒弟,少的带一个,多得带三五个。木匠们不光在兜揽生意上竞争,带徒弟也竞争。在村人看来,哪个木匠带的徒弟多,自然手艺就好,这虽然是个表面现象,但也很能迷惑人。
    徒弟终于熬到了出头之日,就像羽毛丰全的鸟儿,再不要依赖父母衔食养生了,一个个踌躇满志,一副秀才中举的亢奋劲儿,倾家中所有,购置了凿子、锛、锯、墨斗等等家什。待在家里,整天倚在门框上,东张西望,盼有人请。因为刚刚出师,临近的人家还有点怀疑,做家具尽量请老木匠,老木匠顾不开,就把新木匠请了,做好做坏等着看吧。
    新木匠急于打开门路,做家具时候虽然紧张,但都是尽心的。村人也知道,手艺好坏纯属个人修为,尽心不尽心是“职业道德”问题。新木匠接了活计,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着一炮打响,为自己以后的木匠生涯开个好头。
    新木匠干了几年,手艺好坏只是一个方面,手中的钱多了,身边的徒弟也多了,到90年代中期,村里的正式木匠已21人,算上正在学艺的,总数已达46人,破了有史以来的新纪录。木匠多了,可活计毕竟有限。这时候,那些稍微愚鲁的木匠才渐渐明白,带徒弟不是好事,花费精力不说,简直就是拿着自己家的票子往外扔。
    出师的新木匠看本地已没有发展“前途”,就把目光盯向更远的村庄。木匠们赶着毛驴儿走几十里的干河沟,再翻过一道岭儿,到山西左权的下庄村和拐儿镇去找活儿,这里虽也是太行山,沟沟壑壑的,可四周还有一片村庄,生意范围比自己河北那一带还要大一些。
    这里是晋冀两省交界处,两边村庄人家大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没有活儿干的木匠就利用亲戚关系,先在下庄或是大南庄找一家生意做,一边和其他村人套近乎,让做家具的人家也给自己再找活儿干,有手艺好、嘴巴甜、讨人喜欢的,外村人也喜欢,也乐意为其介绍。
    久而久之,这些木匠就在山西左权一带站稳了脚跟。正月出门,一般都要到秋天或者腊月才回来。单看时间,就知道山西的木匠活儿不少,收益也肯定坏不了。可是,一个木匠去了山西,紧接着又是一个,多了之后,就有了优劣,从业人员过剩的问题也相应地出现了。劣的木匠只好另找生意。再从山西翻下来,到了邢台县路罗、白岸一带,这里的村庄也不少,虽然也穷,但谁家都要娶媳妇、送老人和盖房子,养活几个木匠还不成问题。
    地盘站稳了,木匠就又带了新徒弟,这是一种循环,木匠们又都忘了前辈的教训,重蹈旧辙,心态也和自己的师傅一样,逐渐地,徒弟们出师了,又在自己锅里分了一份羹,木匠又幡然醒悟。但事实铸成,后悔没用。
    木匠虽然将自己的生意做到了山西,但从古至今,但村里的木匠没有一个真正抛家离乡,一去不返,在远处的村庄扎根生活。这里的人们乡土观念重,任凭走到哪里,都不轻易忘根儿。前几年,砾岩村一个离家多年,家在广西的一个老木匠,仍旧隔三差五地回到村里来,在老房子里住上几夜,到父母的坟头去哭上几声,烧些冥币,以此表示自己对家乡的依恋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那位老人还说,他想回来住,随便一个地方盖个房子,都比城市里强。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木匠们也跟着进入到了电器时代,买了电铇子和电锯子。前几年的生意还好,村子里面隔一段时间都还可以听到电铇子的轰鸣声。现在,木器厂做的家具迅速占领了农村市场。村人也都知道成品家具不结实,但看中了它们的漂亮美观,结婚时候也图省劲儿,门也都定做了铁门,窗户也省掉了木头,改作铝型材和百叶窗。没有了家具做,木匠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只好和别人一样,外出打工或是躬身垄亩。村人用不着木匠,也就不那么重视了。木匠无奈。木匠和他们的手艺属于过去的年代。
    (作者:杨献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