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饽饽、泥泥人儿,老头喝酒不让人儿”,早年间,只要一听这曲儿,孩子们就知道,“磕泥饽饽”的来了,别看玩泥巴,正经列入七十二行,不算下九流。玩泥巴,用今天的话说,是泥制玩具。别看这行不起眼,可祖师爷厉害,艺人拜孙膑、女娲为祖,老北京最盛期能做1500多种“玩意儿”,如今基本失传。 玩泥巴的艺人每年开春干活,从元大都旧城墙挖黄土,那里的土当年筛过,比较细,此外加过夯,黏性强。元大都城墙是土城,外面没城砖,历代挖掘,于今只剩矮坡。除城墙土外,就是地下的胶泥,一般农田都能挖到,但厚度不大,一旦挖走胶泥,这块田也就废了,因为浇多少水都存不住。 挖来的胶泥不能马上用,先晒后,用锤子砸成细面儿,过箩去杂物,加适当的水和匀,存在缸里,找阴凉地至少搁两年,这叫“去土性”,没去过土性的泥不细腻,容易裂。 存了两年的老泥用的时候,要先摔,即和泥,一直要到揉出筋劲儿来,一般“磕泥饽饽”的艺人,开春先得和半个月泥,否则不够用。 老北京的“泥活儿”品种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欢,从健康的角度看,和泥巴多接触一则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二则可以改变孩子任性、执拗的性格。所以,老北京把脚不沾土看成是健康大忌。 不过,泥巴延展度差,做不了大型的玩具,加上不易保存,故传世之作甚少,绝大多数玩泥巴的艺人操劳一生,日用艰难。随着时代发展,这一行的传人越来越少,无以为继,渐渐地被驱除出城市记忆,只有侥幸被博物馆收藏的几件老玩意儿,依稀还能为我们展现老一代艺人们的才华与智慧。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工艺美术志》 老北京常见的“泥活” 烧砖戏出:将泥塑造成型,烧硬后上彩,最后外面罩上鸡蛋清,刻画的都是舞台人物,所以叫“戏出”,每出戏10个泥人,归成一包,叫“包人儿”。 刀马人:又叫“武戏出”,光一部《三国》,就400多个角色。 脸谱:半个香瓜那么大,都是舞台上的脸谱,挂在墙上当装饰品。 泥塑:最有代表性的是“兔儿爷”。 泥鸡、泥鸟:窝用稻草做成,可仿制十多种鸟的形象,直接挂树上玩。 叫猫:音响玩具,只有一个泥猫头,中间是空的,底部糊皮纸,中间有一根细线,线上涂松香。会发出“喵喵”的声音。 磕泥饽饽:用陶烧成的模子,给小孩当玩具,小孩将泥巴填入其中,磕出各种造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