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壮戏:壮人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壮戏:瓦氏夫人
    壮戏是壮族传统的舞台艺术形成。根据地域、方言、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的差异,可以把壮戏分为北路壮戏、南路壮戏和师公戏等三类。北路壮戏主要流行于田林、隆林、西林、 右江等地,它是在民歌、唱“西”和“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路壮戏主要流行于 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它包括流行于靖西、德保的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师公戏又名唱师,它的前身是“跳神”,主要流行于金城江、宜州、来宾、贵港、邕宁、武鸣等地。 
    壮戏题材丰富,内容健康。有歌颂古代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布伯》、《侬智高》、《刘二打番鬼》、《瓦氏夫人》等,也有反映壮族青年反抗封建婚姻、追求恋爱的《卜牙》、《文龙与肖尼》、 《刘三姐下凡》、《百鸟衣》等;有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剧目,如《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又有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朝代戏”,如《杨家将》等。除传统剧目以外,还 有移植汉族文艺题材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白蛇传》等。 
    壮戏的艺术形式活泼,风格独特。壮戏的道白、行腔、音乐、表演技艺等方面均自成一 家,具有厚浓的民族特色。用壮语道白演唱是壮戏的一大特征,有亲切感,易于接受,其二 ,唱腔多彩,唱调丰富,属联曲体形式。如北路壮戏的唱腔有《武公调》、《老汉调》、《 丑角调》、《哭调》、《叹板》、《梳妆》、《马到林》等。南路壮戏的唱腔有《 平板》、《采花调》、《喜调》、《平高调》、《叹板》、《哭板》、《扫板》、《古诗词 》等,属板腔体和联曲体两结合的形式。为了增强行腔效果,演唱时还用帮腔来烘托声势气 氛,强化立声感。壮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马骨胡、葫芦胡、二胡、三弦等弦乐;有蜂鼓、牛 角鼓、文锣、武锣、大小铙钹等打击乐器;还加上笛子、唢呐等管乐。三声相交生辉、高亢 热烈、悦耳动听。其三,壮戏的表演技艺别致、丰富,身段优美,手法、步法多变,武打敏 捷、有力,人物出场转身亮相灵巧传神,使观众为之叫绝。总起来说,壮戏把说、唱、演、 舞熔为一炉 ,长期以来成为壮族人民酷爱的舞台艺术形式。 
    壮戏从产生、发展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它不断吸取各 类地方剧种,如邕剧、粤剧等的营养,使自身日臻完美,终于发展成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独立完整的民族艺术,而与其他民族的戏剧并蒂而长居中国的戏剧舞台。
    北路壮戏
    流行于广西壮语北部方言地区的田林、隆林、西林、右江、凌云、乐业等地的壮 族戏剧。清乾隆年间,就有田林县旧州艺人开始用壮话和民歌,并用“八音”伴奏坐唱,称 “板凳戏”。后于室外演唱,成为“游院戏”;到广场演出,成为“地台戏”。乾隆十一年 (1746),隆林扁牙艺人韦应章组建土戏班“同盟班”;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旧州艺人成立 “龙城班”开始搭台演戏,演出的剧目比较完整,行当亦齐全,形成了北路壮戏。
    南路壮戏
    流行于广西壮语南部方言地区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县的壮族戏剧 。因演唱常用“呀哈嗨”作衬腔,俗称“呀嗨戏”。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天保县(今德 保县)南隆街艺人黄现炯迁居马隘。组班演“客戏”即邕剧,形式类似双簧。道光二十八年 ,黄与谢义、陈兴等人组建土戏班。用壮语演唱,揉山歌、民间小调为唱腔,形成马隘土戏 。光绪十一年(1885),靖西县足院木偶戏班师傅韦公现、李瓜选组建土戏班,以人代偶,做 唱分离。宣统三年(1911)第二代师傅农寿山、李大新、韦爷欢等改为做唱合一,形成足院土 戏。马隘、足院士戏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南路壮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