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中的长调演唱已经越来越少 作为蒙古族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长调民歌承载了蒙古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品格。2005年,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一时之间引起多方关注,各项抢救性保护措施也随后展开。几年来,蒙古族长调发展状况良好,甚至变得越来越流行。然而,日趋商业化的流行也使长调民歌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蒙古族长调与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18至20世纪初,长调非常流行,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几乎没有不会唱的。 然而,随着牧区日益城镇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让长调民歌的生存受到很大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长调,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向蒙古国提出共同申报长调为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对方并不积极,因为他们觉得长调在内蒙古已经消失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赵增春对记者说,“后来我们邀请蒙古的专家过来考察,他们发现,在内蒙古民间,长调民歌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于是同意共同申报”。申报成功之后,双方在2008年和2009年开展了两次联合田野调查,调查发现,在内蒙古,长调的种类丰富,演唱者众多。“不可否认,长调民歌存在的基础比以前薄弱了,但就目前来讲,由于保护工作得力,它在内蒙古仍然很流行,从老人到年轻人,唱长调的人很多。”赵增春表示,长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婚丧嫁娶等仪式都需要,所以能够一直延续下来。 不过,蒙古族长调代表性传承人巴德玛却对记者感叹:“现在唱长调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牧区唱的人却越来越少,更多的人跑去饭店唱,纯真的味道已经没有了。”今年70岁的巴德玛告诉记者,古老的长调如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串味”现象很严重。本来蒙古族长调的风格和唱法在内蒙古的各个地区都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但是现在的歌手唱出来都是一个味道。2009年10月,巴德玛被聘任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专教艺术学院的学生演唱长调。之所以会担任客座教授,是因为巴德玛觉得“一些唱得不纯正的人跑去教了很多学生,导致学生的演唱水平也不高”。一直研究蒙古族长调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木兰也表示:“现在很多餐饮场所的长调演唱,唱法均不规范,没能真正展示长调的艺术魅力。” 目前在内蒙古,长调歌手已成为热门职业,很多饭店可提供现场演唱服务,一些饭店歌手出场费300元,每首歌的收费是30元,丰厚的报酬足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学唱长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格日勒图说,现在学校招学习长调的学生并不难,因为会唱长调就可以在餐饮、娱乐业找到不错的工作,这也导致人们学唱长调的心态比较浮躁。“有的人还没弄清楚长调是什么,刚刚学会几句,就去饭店唱歌赚钱。”巴德玛说,“他们连马都没骑过,骆驼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蒙古包也没进去过,没有体验过草原生活,怎么能唱出草原歌曲的感情呢?” 在今年“两会”上,来自内蒙古的人大代表朝鲁孟说:“在一些旅游景点、大型饭店,作为蒙古族文化品牌的长调民歌俨然成了‘劝酒歌’。虽然旅游景点的长调民歌表演使当地人生活得到改观,但那些不规范的演唱形式会影响长调民歌的原生态传承。”蒙古族著名歌唱家拉苏荣也呼吁,保护蒙古族原生态艺术不光要保护其内容,更要保护其原有的风格。“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学校的聘任期满之后,回到家乡阿拉善盟建一个蒙古包,教牧民们唱长调,传承必须从基层牧区做起。”巴德玛说。(刘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