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海南民间绝艺 解开黎族骨簪中的文化密码(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海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雕刻技艺代代相传
    看着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很难想象桌上那精美的骨簪竟然出自他手。更很难想象,一枚小小的兽骨上,能雕刻出如此精彩的花纹,如此精美的文化密码。
    王启敏说,在多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黎族地区有着悠久的骨雕文化,只是现在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生产、生活中,黎族对动物的骨骼尽其所用。骨料一是来源于狩猎;二是家畜宰杀后留下来的。骨器的种类有:骨铲,主要用途一是掘土、除草,除灰和食具;骨刀,主要用于收山栏稻;骨刮器,用于脱取山栏稻谷;打纬刀,又名机刀,是原始织机的重要机件;骨梭,为织鱼网的工具;骨镖,为刺鱼的工具,安有特殊的木柄和绳索;骨簪,用于美发、固发;骨梳,用于装饰头发;项链,用于装饰和避邪。
    在所有的骨雕中,骨簪最为精美,雕刻技术最为高超,所含的文化密码最为丰富。现在在民间寻找骨簪,越来越难,人形骨簪是黎族妇女的头饰品之一,既是雕刻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又是黎族珍贵的民俗文物。
    骨簪的雕刻技艺是父传子,代代相传延续至今。骨簪一般是自制自用的,如供自家的妻子、女儿、媳妇使用,有时也赠送给亲戚好友,有时也作为商品,主要是用来以物易物,如用来换取生产工具、衣服、耕牛等,可见其价值的昂贵,但没有直接买卖换取金钱。此外男青年把骨簪送给心上人作为定情物或纪念物,妇女则将其视为爱情、婚姻的象征。
    无论是自用或是他用,骨簪的作用始终没有改变──头饰品。妇女挽髻于脑后,插入骨簪起固定作用,防止发髻散开,同时作为装饰的饰品、美的象征,是异性对妇女美与否的评判标准之一。妇女在走访亲戚、出嫁、节假日等重大活动都插戴骨簪,这已成为白沙润黎妇女服饰的一个重要标志。妇女死后必以骨簪作为随葬品,要砸碎以防被人拿走,这样才能与死者相伴相随。
    王启敏说,由于骨簪父子相传的特质,这成了骨簪流失的一个原因。而骨簪流失的另外原因还有,当时在文革期间,曾烧毁一批骨簪;在上个世纪90年代,广东博物馆征集走一大批;不法外商和文物贩子参与贩卖,以及一批骨雕老艺人的相继去世,都是导致骨簪日渐稀少的原因。
    解码骨簪文化密码
    海南省黎族文化鉴定专家王海昌这样评价王启敏的骨雕:“王启敏从当时学习骨雕走到现在,雕刻技艺愈发成熟,如今的作品已经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原来老艺人留下骨簪不相上下。在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王启敏一人拯救和传承了黎族精美的骨簪文化。”
    骨簪所雕刻的花纹不但精美,里面还含有许多文化密码。
    王启敏介绍说,人形骨簪有单人头和双人头两种。一般通长18至25厘米、宽1.5至2.1厘米、厚0.5至0.8厘米。它是由头部、身部和脚三部分组成,头部是由人头像和帽(头冠)组成。
    据王启敏的研究,人头像是一个峒主的头像,是黎族民间传说中一位英雄的头人,将其形象雕刻在骨簪上,以示崇敬和纪念,这是祖先崇拜的表现。身部和脚分别刻有各种动植物图案和方形、三角形、菱形、几何纹、水波纹等多种精美的装饰花纹。
    骨簪的花纹图案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没有两支一模一样的骨簪,这是由于雕刻艺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理念来雕刻图案,同时受手工制作的影响,没有统一或规范化的图案。骨簪的头冠或身部钻有3─5个小孔,供穿上小银链和红色的丝穗,小银链上挂有小铃铛和彩色草珠,使骨簪多姿多彩,美观亮丽。
    如此精美的骨簪如何雕刻而成?
    王启敏拿起桌上的一支骨簪,向记者介绍骨簪的制作工艺:人形骨簪的材料,一般选用牛腿骨,有时也用其它的兽骨,如鹿腿骨,但不多见。
    选好材料后,第一道工序是将骨放入水中浸泡,使骨髓、残存的肉丝、油脱掉,并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去味,晒干后用小钢锯或利凿按规格将之割成长条形状,接着放在砺石上磨平、磨光滑。
    第二道工序是用锋利的凿子或刻刀把人头像及各种花纹图案镂刻在骨条上,这些花纹图案不用预先画模,而是雕刻者根据自己对图案的构思和理解直接刻上去的,刻完后涂上一层黑烟或深蓝色的植物(大青叶)液浆为颜料,使之浸入刻痕中,再打上蜂蜡固定。
    最后一道工序是用磨擦法(抛光)将骨条表面上多余的涂料和蜂蜡磨掉,就显露出黑白或蓝白相间的花纹图案,一支精美的骨簪就制成了。
    王启敏说,刻制一支骨簪大约需要5─12天的时间,主要看雕刻者的熟练程度。雕刻是一种技艺含量很高的活,雕刻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造诣和雕刻技艺,同时要细心和有毅力。这也是如今骨簪雕刻难以传承的一个原因。(于伟慧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