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七朵金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文化月刊·遗产 佚名 参加讨论

    由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于今年2月底在北京拉开帷幕。调演中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朝鲜族农乐舞、蒙古族长调、马头琴传统音乐、呼麦、侗族大歌、花儿、玛纳斯,倍受人们关注。
    朝鲜族农乐舞之绚丽
    当人们随着朝鲜族农乐舞中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手鼓、长鼓、圆鼓齐鸣,青年人甩动象帽欢歌起舞的场景出现时,观众也被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感染了。在那面“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旗帜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象帽舞大王”金明春,将长达33米的象帽彩带舞起,如长虹贯日,如风车飞转。一时间舞台上的人们也甩起长长短短的象帽彩带,“平甩”“左右甩”“立甩”“抖露珠”,以及“穿圈技法”“三彩带甩动技法”……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这充满生活情趣的载歌载舞中,尽展朝鲜族民众丰收的喜悦与潇洒绝妙的民间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之悠长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蒙古族长调民歌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它以“诺古拉”(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国家级传承人巴德玛的演唱,把观众的心绪也带到辽阔美丽的草原,引向延绵悠长的远古。
    马头琴传统音乐之欢腾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无论是造型、制作材料,还是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马头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场合演奏,也出现在民间的婚典仪式和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为歌伴奏,亦可独奏曲目,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民俗传统基础,发挥着传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等社会功能。在优美的弦律中,天涯碧草、纵马奔腾的画面仿佛在观众眼前闪现。也正是这辽阔富饶的内蒙古大草原蕴育了优秀的民族,培育了优秀的文化。
    呼麦之奇妙
    蒙古族呼麦是利用发声器官,一个人同时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唱艺术。在长期的狩猎和游牧过程中,蒙古民族的祖先以宗教式的虔诚之心,细心聆听,模仿大自然的音声。他们以歌声表现对宇宙、大自然、祖先和英雄人物的敬仰与赞颂,并且将其列为习俗礼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那金属般的声音从演员的喉咙迸发出来时,观众的耳鼓也在震响,心灵也受到震撼。呼麦演唱具有习俗礼仪所要求的严格的程序性与规定性,曾经是一种诵经的重要方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劳动群众让呼麦走出神圣的殿堂,传唱于民间,成为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娱乐。
    【侗族大歌之清澈】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大歌之所以传唱不衰的物质依存与精神内涵,它不用任何伴奏,不需要谁来指挥,人数可多可少,见物则能咏出其中的哲理,见景则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相互之间配合协调默契,高低之音优美自然,如清风山间婉转,如清泉流入碧海。整个演唱映现出侗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为了充分展现侗族大歌的独特艺术魅力,此次精心组织了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侗族大歌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侗族琵琶歌为主要内容的《侗寨?侗歌?侗人》的专场演出,其中包括叙事歌《四也传歌》、童声大歌《筑塘歌》、酒歌《举杯痛饮乐开怀》、男声大歌《我比蝉儿更伤心》、女声大歌《你像一蔸好白菜》、车江琵琶歌《心心相印》、洪洲琵琶歌《晚辈把老辈敬》、尚重琵琶歌《丢久不见常相思》、牛腿琴歌《你的情意记心上》等节目,它们不仅能够真实展现侗族大歌犹如天籁般的美妙,还将观众引领进苗岭侗乡,尽情感受侗家风情。
    花儿之魅力
    花儿演唱与“花儿会”是流传在我国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活态形式歌唱方式,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等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高原风格。它主要以情歌为内容,直接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执著,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2009年,该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海是花儿的故乡,因为许多歌曲早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在“高原奇葩——青海省专场”的花儿赛歌会上,身着多彩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歌手,将充满西北风情和韵味的歌声带给北京观众时,台上台下,歌声、掌声、喝彩声汇成欢乐的海洋。
    玛纳斯之温馨
    玛纳斯是流传于新疆柯尔克孜族群众中歌唱、口传的韵文史诗。目前《玛纳斯》已发现有80多种译文,一部或数部、数千行至数万行不等,唱词丰富精练、韵律优美、比喻精彩生动,许多词语已融入民众的日常语言之中。它的演唱曲调采用七声音阶及上下句对称结构,不同的演唱者采用不同的音域和旋律。演唱时,音调、旋律往往随叙事情景和人物的不同而变化。玛纳斯主要由“玛纳斯其”(特定的演唱者)演唱。“玛纳斯其”常常在歌词选用、情节渲染、曲调变化和手势动作等方面即兴发挥,巧妙结合传统继承与个人创造,使史诗传承、发展充满活力。近年来发展到采用传统乐器库姆孜伴奏和多人演唱。玛纳斯演唱会则通常在聚会、庆典、礼仪、传统节日中举行。这次参加演出的柯尔克孜族小演员玛堪只有12岁,他从6岁跟随父亲学唱《玛纳斯》。他按照父亲的告诫,演唱史诗《玛纳斯》是记忆历史、传承文化、学习知识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要将柯尔克孜人的悠久文化传承下去,还要把各民族和睦与团结的内涵充分反映出来,小玛堪以玛纳斯的后代为荣,以会唱《玛纳斯》为骄傲。
    作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它们给广大民众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一个鉴赏、交流、吸纳的平台。特别是很多观众在观看演出后,陶冶了的情操,丰富了文化知识,还深切地感受到各民族大团结、携手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美好未来。(葛玉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