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轩辕庙内“重修轩辕庙记” 一直以来,北京凭借着自秦汉以来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丰富的皇城文化,在史前时代,更有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周口店。而在这两者之间,华夏民族始祖文化在北京人心中留下的遗迹却有些模糊,似乎在京城与华夏历史的勾连之中尚有一些未被填充的空白。 事实上,民族文化的起源在北京同样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永不消磨的印记,我们以此自称、以此为荣,因为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同尊共奉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关于远古时期中最重要的两位古帝先皇,而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降生在渭河流域的黄帝很可能是在平谷留下了轩辕陵。 有关平谷“轩辕台”的故事早在唐代就有过文字记载,而根据进一步考古,平谷轩辕台之地出土的殿堂类建筑用材表明,轩辕台至迟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存在。因此,北京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之间从来不存在缺失,京城之内“黄帝的足迹”也由此肩负起了“寻根华夏”的使命。 山东庄村的寻根之旅 京东平谷有轩辕黄帝庙,得知这一消息,记者决定立刻前去探访,因为历史上的这位华夏之祖有着浓郁的神化色彩,也因为这位在中原大地的首领留在燕山之下的足迹弥足珍贵,于是一大清早由城区出发,前往平谷区山东庄村访古探幽,进行了一次华夏寻根之旅。 上午10点多来到位于平谷区东北部山东庄村,山东庄村位于燕山山脚下,刚进入村口,就可以远远地看到一座古式庙宇静静地坐落在青山之上。在村民的指引下,首先进入的是轩辕庙前的标志性大门,大门后唯一的一条蜿蜒伸展的道路指引着大家前行,沿着道路行走约15分钟,只见一级级层叠错落的台阶陡然矗立在眼前,仿佛登上台阶就可以一直通往天宫,而台阶的尽头就是以传统红色为主体颜色的轩辕庙。 由下至上,一步步扎实地走过略显陡峭的172级花岗岩台阶,一座与唐代、清代等建筑风格完全迥异的庙宇矗立在眼前,工作人员说,整个轩辕庙都是仿汉代建筑建造而成的,庙门之内,汉阙高耸,阙面上镶嵌着朱雀浮雕,阙下有汉白玉石狮守卫阙口,左右有汉代亭式建筑点缀。进入阙门后,正北是仿汉重檐庑殿式三皇大殿,庄严古朴,殿内正中央是彩绘轩辕黄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穿红袍,器宇轩昂,上悬金字大匾“人文初祖”。两侧分别是神农、伏羲坐像,抱柱上写有楹联:“功莫伟于奠基华夏、德莫大于泽被九州,业莫崇于拓疆土、绩莫高于启文明”。 在轩辕庙院内,一面刻有“重修轩辕庙记”的汉白玉碑文详细地叙述了轩辕黄帝庙的重修经过,“县城东北15里之渔子山九岭颠连,龙脉逶迤,上有大冢,古称轩辕台,世传为黄帝陵。唐陈子昂《轩辕台》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燕山雪片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皆调此也。陵前之轩辕庙始建于汉,历经沧桑,民国年间尚存,位于今山东庄村西之庙山上,坐北朝南,正殿为伏羲、神农、轩辕三皇之祠,轩辕居正。当地习俗以正月十五为庙会,祭日时,万民云集,载歌载舞,欢声动地,鼓乐喧天。抗战中庙毁,然而始祖赫赫渔山,威威百姓,重修之愿久矣”。 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坏的轩辕庙于1994年开始重修,并最终在全村村民的辛勤汗水中修缮完成。在走访之中,我们恰巧遇到了当时组织修缮工作的山东庄村原村书记杨友,提起轩辕庙,这位老书记仍然一脸兴奋:“西汉中期之初,司马迁著《史迹》以《五帝本纪》开篇,而《五帝本纪》又以黄帝居五帝之首,作为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杨友说,史书上记载着平谷轩辕台的历史,山东庄村的村民也世代传承着祭祀轩辕黄帝的传统,恢复轩辕庙,是村子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一生中经历过的最有意义的事,因为它让村民们又重新找回了信仰,也让北京与始祖文化有了根上的联系。 史料 记载上至唐代 黄帝庙外更有黄帝陵 平谷地处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平原北端,因三面环山,中为谷地,故名平谷。在北京市属十六个区县中,平谷和昌平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两个。在《汉书·地理志》渔阳郡十二属县中,就曾记载有平谷县,文曰:“渔阳郡,户六万八千八百二,口二十六万四千一百一十六。县十二:渔阳、狐奴、路、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厗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平谷县的设置始于西汉,历经东汉和金、元、明、清、民国,都曾设县在今平谷境内。据考证,早在几万乃至1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六七千年前,先民曾创造了灿烂的上宅文化,而黄帝及族属在这里留下活动遗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平在对记载平谷轩辕庙的一系列史料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成书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由李贤等人修编的《大明一统志》卷一·十二曾有记载:“渔子山,在平谷县东北一十里,上有大冢,云轩辕黄帝陵也。唐陈子昂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疑即为此山,下游轩辕庙见存。”同时,明人蒋一葵所撰《长安客话》也记载道:“黄帝陵:世传黄帝陵在渔子山。今平谷县东北十五里,冈阜窿然,形如大冢,即渔子山也,其下旧有轩辕庙云。”清代《天府广记》、《畿辅通志》、《日下旧闻考》、《光绪顺天府志》等书都曾转录明代几部古籍。 同时,1934年编修的《平谷县志·地理志·名胜》对于轩辕庙故事的来龙去脉也讲得十分清楚,“县治东北山东庄之西有山,冈阜窿然,形如大冢。相传为轩辕坟,然无实录可稽,真赝莫辨。上有轩辕庙,亦不知建自何代。庙内碑文引唐陈子昂轩辕台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以证其处。又《礼记·乐记》记载:‘封黄帝之后于蓟’。为此,则传非无因耳。” 考古 出土汉代板瓦 将黄帝庙始建年代推至汉代 1993年4月,为考证平谷黄帝庙的始建年代问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平谷县文化文物局文物管理所曾联合对平谷山东庄渔子山下庙山上轩辕黄帝庙开始了考古发掘,考古队由多位专家组成,共揭露遗址面积700多平方米,而这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绳纹灰板瓦等汉代殿堂类建筑材料也带给了专家们一个“大惊喜”。 平谷区旅游局负责人回忆,当时参与考古的老专家曾讲起过发掘过程中的经历,考古发掘的地层由上至下共分为五层,大家先是在第一层表土层下的第二层中发现了清代文化层堆积及被日寇烧毁的清代皇帝庙基址,从残留基址大体可知,院墙南北原长约31米,东西原宽约22米,院内由南而北,其建筑布局依次为山门和大殿,大殿两侧是东西配殿。但这些发现其实都是在考古专家们预料之内的。 “之后的惊喜是接连不断的,直到发掘到第五层,更出现了让大家最为兴奋的‘大惊喜’”,该负责人说,在第三层底层发现的是一段元、明时期的建筑墙基、三个灰坑和明代建筑物塌落堆积,堆积中出土有明代龙凤纹滴水瓦、花草纹瓦当、板瓦和青花瓷片等。紧接着,在第四层内,发现辽、金时期文化堆积,出土了数量较多的辽、近时期兽面纹瓦当、布纹大板瓦、脊兽、白瓷盘、碗、铁箭头及数枚宋代铜钱。而在最底下的第五层内,最终发现了一些汉代绳纹灰板瓦、夹蚌壳粉的绳纹红陶片和一枚铜箭头,这个发现令所有人欢呼,因为它表明:至迟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庙山之上已经有了用板瓦铺顶的殿堂类建筑,这也意味着,这座黄帝庙的始建年代最晚也可以上溯到汉代。 (兰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