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城作为县名,则始于南朝齐萧道成,北魏所设“北方城”,位在独树镇境内杨武岗村一带。依据《魏书·地形志》载:“襄城郡,领县九:方城(有赭阳城、七石山),郏城(有崩石山),伏城(有广阳山),舞阴(有唐山),清水,翼阳(有招泉),郑,北平,赭城(有陵中山)。”从襄城郡所辖9县范围看,郏城在今小史店镇寺门一带,伏城在今广阳镇一带,舞阴在今杨楼乡梁城一带,翼阳在今独树镇搬到井一带,北平在今二郎庙乡李岗一带,足见,南朝齐萧道成(479~482年)在此置北襄城郡时,因当时方城地处齐秦交界处,范围较小,一县所辖范围仅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故“方城”所辖地界仅为南至堵阳城南不远,北至七峰山一带,但包括堵阳城。而根据“建城郡(公元492年)置,景明末(公元503年)罢。郡置戍,永熙二年复。领县二(赭阳北方城)”,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八年曾在此地设置县级区划行政单位,说明北魏所置北方城与萧道成所置方城不在一地,北方城治所当在今方城东北,即今独树镇杨武岗一带。 由是可知,“方城”作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萧道成时期,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了;而在北魏太和十八年,魏孝文帝曾在杨武岗村的方城故址设置北方城县,也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这充分说明了“方城”作为县级区划单位名称是由“方城”城邑名称逐渐演化而形成的。后人便将“方城”这个早已闻名天下的响当当的名字作为自己县的品牌。 地方志中有关楚方城的记载 乾隆《裕州志·山川》载:“州治东北四十五里有方城山。” 民国《方城县志·山川》载:“方城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又载:明嘉靖十二年《裕州均田碑记》称:“裕州于春秋隶楚,盖楚屈完对齐桓公之言曰:‘方城以为城,今方城山在裕州境,山旁有楚壁垒斥堠’。”同书古迹条载:“仙翁关,即大、小关口,在黄石山西,当南阳、叶县之要冲,明初立关,南阳卫拨军防守,置百户,兼保卫银铜。”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县条载:“叶,有长城,号曰方城。” 《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载:“叶有长山曰方城。” 《通典》及《太平寰宇记》均载:“方城山亦名黄城山。” 《元和志》载:“方城山在方城县东北五十里。”此位置正在今方城、叶县间之黄石山。验之以大关口古塞遗迹,今黄石山当是古代方城山或黄城山。 《方城县志》所载之“仙翁关,即大、小关口”和明碑称“山旁有楚壁垒斥堠”。所谓“关”,乃是关津要隘,“以山筑城,断塞关隘”;高注《秦策》张仪语谓:“关,楚北方城之塞也。”所谓壁垒亦防御建筑物,斥堠,是一种用来守望的建筑。此处当是楚国所筑长城的险塞之地,以监视与防御其他诸国之入侵和作为战争之需的设防。 《方城县志》载:“明初立关,南阳卫拨军防守,置百户。”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至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160多年来在中原地区没有发生过严重军事对立,故没有建立大规模关塞以防北方之必要。《明史》同期所载的十五处有关修筑长城地望的史料,均在我国北方。试以大关口今存建筑遗迹的防护措施观之,皆为防御北方之敌。此处当是明代在古代关塞之上设关置守,而非新建关塞。至于农民起义,多是仓促而至,即便设防,亦应为多面防守之城防,不可能在腹心地带建筑专对一面之关隘。同时,明代军制,百户率兵120人,即便满员,军力亦很有限。现存要塞遗迹,规模庞大,远非百户力量所逮。且防卫亦非百人部伍所适应。如为府、州兴建,明碑不可能只记楚塞,而不提本朝事迹。故明朝设关,是利用了古代要塞,一度置军防守,保护银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