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李零:两种怀疑——从孔子之死想起的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历史上,很多“正统”原来都是“异端”。不仅孔子是这样,佛陀和耶稣也是如此。怀疑“正统”,批判“正统”,常把“异端”变为“正统”,但可惜的是,坐稳了“正统”的“前异端”却常常容不下其他“前异端”,更容不下继起的“后异端”。
    
    子贡墓
    
    明《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
    
    李零读碑
    历史上,很多“正统”原来都是“异端”。不仅孔子是这样,佛陀和耶稣也是如此。怀疑“正统”,批判“正统”,常把“异端”变为“正统”,但可惜的是,坐稳了“正统”的“前异端”却常常容不下其他“前异端”,更容不下继起的“后异端”。
    《论语》很有文学性,可惜是个破碎的故事。
    读《论语》,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最重要。颜渊是孔子他姥姥家的孩子,孔子最疼,常夸。子路好勇过人,性子急,脾气暴,常挨老师骂。两人形成对照。他们俩,你更喜欢谁?我更喜欢子路。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那是谁?那就是子路。子路的可贵之处在于,老师待价而沽,从政心切,难免受政治诱惑(如公山弗扰之召和佛肸之召),跃跃欲试,只有他敢出来拦阻。他要急了,老师都害怕。
    颜渊、子路死后,谁最重要?毫无疑问,是子贡。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子贡,谈谈子贡的重要性。
    
    孔门弟子,山东人居多,鲁人最多,其次是齐人,其次是卫人,其他国家的人极少。
    子贡不是山东人,而是河南人。孔子收他当学生是在他流亡卫国那阵儿。卫国是个人口众多、商业发达的地区。
    子贡善贾,“亿(臆)则屡中”(《论语·先进》)。山西喜欢炒儒商,大家都说,他是最早的儒商。孔子周游列国,有人推测,就是由他赞助。他这个人,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从政,搞外交,作组织工作,都是一把好手,比他的老师,对官场更适应。
    相传,子贡的故乡在河南浚县。子贡以端木为氏,名字叫赐。浚县有不少端木氏。这个姓相当罕见。
    浚县有个子贡墓,在城关乡张庄村南,我去看过,祠堂已毁,坟头还在,墓前的玉米地里,有块明万历年间的碑,是当地县令所立,叫《改正先贤黎公墓祠记》。碑文说,大伾山下八里有个张家庄,村人无知,把一座辽墓当子贡墓,在墓前立了子贡的石像,经常去烧香磕头,太不像话,所以他要“改正”一下。怎么改呢?就是把墓中的东西掏出来扔掉,再把子贡的石像埋下去,这就是所谓“改正先贤黎公墓祠”。
    此碑旁边还有一些墓碑,都是近几年端木氏的居民来此归葬立的。看来,这是个利用古坟张冠李戴造成的假坟,与子路墓相似。
    思想也有地理。子贡是河南人,耐人寻味。
    第一,今年春天,在郑州演讲,我曾经说过,山东是古代思想的摇篮,河南也是。比如司马迁写《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他讲的老聃、庄周、申不害、韩非,就都是河南人。山东是儒家的摇篮,河南是道家(或道法家)的摇篮,至少有两个摇篮。
    第二,古代思想有个传播趋势,它是从东往西传,先山东(齐、鲁),再河南(郑、卫和宋),再山西(三晋),再陕西(秦),可以说是东学西渐。兵法的传播,也是如此。即使讲儒学传播,河南也很重要。
    第三,孔子周游列国,是在河南转,东学西渐,河南是中转站。他在卫国收学生,有两个人最重要,一个是子贡,一个是子夏。子贡是孔子死后的掌门人。子夏居西河,收三晋的政要做学生,既是三晋儒学的源头,也是晋秦法术的源头,汉代的经艺传授也受惠于他。
    这个想法,我要另外写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叫《思想的地图》。
    孔门七十子,宋人讲道统,最崇拜曾子。曾子影响大,关键是有书传世,但他在七十子中是小字辈,孔子生前,孔子死后,地位并不高,绝对没法和子贡比。
    《论语》,谁出现最多?子路(有四十二章提到)。其次是谁?子贡(有二十八章提到)。子贡比颜渊(有二十一章提到)都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