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陈明达,浙江黄岩人。经济师、作家、《金瓶梅》研究者。
    究竟谁是《金瓶梅》的真正作者?书上所署笔名“兰陵笑笑生”究竟是何方人士?这个中国文学史和金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四百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专家学者和读者。最近,浙江学者陈明达撰文指出,《金瓶梅》作者为明朝黄岩人氏蔡荣名。
    陈明达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考证《金瓶梅》,以破解“谁是《金瓶梅》真正作者”这起谜案。去年11月,陈明达推出长篇论文《(金瓶梅)作者蔡荣名考》,以翔实的证据,考证出明朝黄岩人氏蔡荣名是《金瓶梅》真正的作者。
    蔡荣名(1559--?)字去疾,别字簸凡,明黄岩人。出身书香门第,习研古诗文。曾祖父蔡余庆,进士出身,曾任汀州知府。祖父蔡绍科,举人,曾任大理知府。叔父蔡宗明,进士出身,官至礼部郎中。蔡荣名少小聪慧异常,17岁时考中头名秀才。但他我行我素,偏激狂傲,不耐繁文缛节,多次赴省试均未中举。于是就纵情诗酒,醉中成诗。著有《太极注》、《芙蓉亭诗钞》。蔡荣名于24岁北上拜谒王世贞,深受赏识,延为上宾。留住在府。
    陈明达从八个方面考证:1,书中大量独特的黄岩方言证实只有黄岩人才能写得出来。2,蔡荣名的出身、经历和秉性符合写作《金瓶梅》的身份;《芙蓉亭诗钞》更是提供了直接的证据。3,王世贞鼎力相助蔡荣名完成写作《金瓶梅》。王世贞诗“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两年两扣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及蔡荣名《弇山行》证实,《金瓶梅》初稿是蔡荣名的,也是蔡荣名在弇山园两年最后定稿的。4,王世贞“袖携天台石”;欣欣子序“吾友笑笑生为此,爰馨平日所蕴者,著斯传”;《金瓶梅》36回955页:蔡状元道:“学生蔡蕴,贱号一泉,”“泉”,水源也,黄岩话“水、书”同音,均念“xu”。意思就是蔡蕴书源也。三者均指《金瓶梅》书稿出处,证实笑笑生就是蔡荣名。5.“兰陵笑笑生”出自王世贞诗“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中的“陶陶酒人”,兰陵指代酒。“欣欣子”的“欣欣”出自王世贞诗“沾沾所见惬所闻”中的“沾沾”;6,欣欣子书于明贤里之轩”。“欣欣”的第二个含义是“欣欣向荣”,所以,整个署名隐含“荣名闲里书之于轩”。7,《金瓶梅》跋中的“钜公”指张居正。王世贞与张居正是同年,要影射张居正,必须让作者隐姓埋名,所以托名“兰陵笑笑生”。8,历来许多学者不解的疑惑在蔡荣名身上都能找到答案。如“三七”、“凤城”、“芙蓉亭”等的出处。
    陈明达的研究成果引起海外汉学界和媒体的重视。美国、香港等报刊发表了陈明达的论文。
    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冰凌认为,陈明达先生的考证角度新颖,论据翔实严谨。他的推论对活跃金学界的学术研究,破解谁是《金瓶梅》的真正作者,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已邀请陈明达先生赴美作学术交流和演讲。(来源:人民网作者:邹德浩)
    附陈明达论文:
    谁是《金瓶梅》作者
    万历刻本《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金》)作者兰陵笑笑生之谜是金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四百年来无人可解。本人经多年考证,确定明黄岩人蔡荣名(1559--?)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是他的托名。“流行者”为王世贞。王世贞的弇山园就是“明贤里”、“阆苑瀛洲”,是“金瓶梅”的梦工场。
    神秘的“古文辞”
    明万历十年(1582年),24岁的蔡荣名(字去疾,别字簸凡。明黄岩人。)在屡试不中、家道中落、走投无路的困境中,不甘寂寞湮没,带着自己的诗文,北上拜谒王世贞。王世贞是明嘉万时期“后七子”首领,文坛泰斗。出人意料,王大奇之,把蔡延为上宾。他在《赠蔡簸藩先生》中说:“天台蔡去疾千里见访,袖出古文辞为贽,时年二十有四,豪士也。留饮累月,尝醉堕予山池中。”(《芙蓉亭诗钞》卷首题词)”。(以下简称《芙》)但四百年来,蔡荣名的诗作并无独到之处,古文辞也无从查考,当时记载王世贞“延为上宾”,令人颇为费解。其实王世贞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蔡荣名给他的不是诗文。请看原话:“袖出古文辞为贽”。浙江通志》、《台州府志》都以王世贞这句话为依据记载,“以古文辞自许,王世贞延为上宾”。试想,古文辞好到令王世贞侧目的人,竟然中不了举。并且更无蔡荣名的古文辞片言只语存世。这些都不免令人疑窦丛生。从语气看,王世贞的诗不是初次见面所写的,而是以后写的。蔡荣名《玉杯赋》“南山美玉显身兮,无人识其为珍……龙非池中物兮,风云会兮将升天”可以证明当时并没有人欣赏他和他的古文辞。历史记载只说“以古文辞自许”。并没有说王世贞赞赏他的古文辞。把“王世贞延为上宾”理解为赞赏他的古文辞。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延为上宾”的奥妙就在“古文辞”三个字上,并且只有黄岩话这把“金”钥匙才能打开。这是一个谜语。谜面是“古文辞”,古文合起来是“故”字,辞,国语读“ci”,黄岩话却与“事”同音,所以古文辞的谜底是“故事”。故事是什么?就是词话、话本。王世贞《赠文学蔡去疾》“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可以印证谜底是正确的。如果是古文辞,就不是“天台石”,用不着“吐作弇山云”重新创作。所以蔡荣名的“贽”,公开示人的是“古文辞”,用来障目。而真正的“贽”是《金》的初稿。可能是只有80回的初稿。王世贞看到“古文辞”《金》如获至宝,把他“延为上宾”也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