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破解"天干"奥秘 十个篆字组成人体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自古以来,“天干地支”在中国的传统生活中影响深远。由于历时久远,这一古老概念日益神秘化,成为无人破译的诡秘文化,也不断被别有用心者赋予治乱兴衰的隐意。“天干”是否真与吉凶祸福有关呢?
    民间学者邹德祥在给凤凰网文化频道的信中谈到,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和篆书之法,他发现“天干”对应的是人体诸部位之形。他同时表示,挖掘古人智慧是现代人的研究之本,但切忌将古代学问神秘化,自己吓住自己。现将研究文章转载如下:
    前段时间笔者苦练篆书,以期书法有所进益,在精读《说文解字》时,竟意外地发现了“天干”这一古老概念的原始奥秘。我发现,“天干”原来是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特定汉字的篆字字形,面面俱到地“画”出一个完整的“人体”!
    “天干”其实并不神秘,不过是数字“一”到数字“十”而已。“地支”和“天干”一样也不神秘,不过是数字“一”到数字“十二”而已。古人非常聪明,为了区别它们属于不同的“顺序”系统,他们选用不同的汉字分别代表天干的“一到十”、地支的“一到十二”,这样古代汉字便有了数字(一二三四……)、天干(甲乙丙丁……)、地支(子丑寅卯……)三种不同系统的“序数词”。
    问题的关键是,古人表示“天干”、“地支”,为什么单单选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这些字,而不是其它的字。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思考,然而未得要领。
    今天,我们且来揭开这个困惑人们几千年的奥秘——“天干”为什么要选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样十个字。至于“地支”为什么要选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讨论。
    
    破解“天干”奥秘——“人”
    “天干”,普普通通而又奇奇怪怪的十个字,古人用以表示顺序,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它从“甲”到“癸”,代表的是从“一”到“十”。为什么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字代表“天干”呢?对这个问题,粗心大意的读者肯定不曾琢磨过,爱动脑的读者尽管有所探究,但肯定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这个奇妙的答案,东汉许慎在他的文字学巨著《说文解字》中其实隐隐约约地觉察到了,但他又没把这答案直白地告诉读者。是他自己没解开这千古之谜?还是故意留下谜底由读者拆解?我们今天也说不清楚。
    古人最早的造字方法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象形字为主,这是常识。到了夏商时期,“天干”、“地支”这类的抽象概念也出现了,表述这些抽象概念再用单个汉字就很困难了。但困难难不住我们的前贤。古人表示“天干”这一概念,竟是用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用这十个字组成人体的图案(请看作者所绘“天干图解”)。这也就是说,“天干”这个词语本身说的是“人”。古人的创造力竟是如此奇妙。
    中国古人把人体理解为十大部分:
    一是头;
    二是颈;
    三是肩(上肢);
    四是胁(胸肋);
    五是心(脏腑);
    六是腹(腹腰);
    七是生殖器;
    八是股(大腿);
    九是胫(小腿);
    十是足(脚)。
    这样的理解是很科学的。于是,古人精心挑选了由“甲”到“癸”这十个汉字,用它们的古文字形分别代表人体的这十大部件。这十大对应关系便构成了“天干”的图形。
    《说文》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都做了详尽的解说。现在,我们将解说中与“人体”有关的话语一一提取出来,看看许慎是如何认识天干诸字与人体诸部位之间的“象形”关系。许慎说道——
    甲:一曰人头,宜为甲,象人头。
    乙:乙承甲,象人颈。
    丙:丙承乙,象人肩。
    丁:丁承丙,象人心。
    戊:戊承丁,象人胁。
    己:己承戊,象人腹。
    庚:庚承己,象人齐(齐指生殖器——本文作者注)。
    辛:辛承庚,象人股。
    壬:壬承辛,象人胫。
    癸:癸承壬,象人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