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升温 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从“近”到“进”? 原标题:诗词大会的“火” 离不开这些年国学的“热” 作者:李妹妍 来源:金羊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三月廿八日辛巳 耶稣2017年2月24日 南海西樵镇松塘村汇川家塾内,每周六孩子们在此临摹国学经典篇章 文/图 金羊网记者 李妹妍 通讯员 吴荣华 叶帆 “弟子规,圣人训……”每周六早上,佛山南海西樵镇松塘村的汇川家塾内,二十余个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毛笔书法入门知识学起,认真临摹国学经典篇章。 这是“明理养德、翰林松塘”的松塘村打造的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之一。今年3月刚一推出,附近几个村的家长就纷纷带着小孩过来咨询报名。由于太火爆,村里不得不加上限制条件:要求孩子能坚持上完课程,家长也要参与到家长义工队伍协助维持课堂秩序。 “我们考虑把另外一间家塾也利用起来,开设一些书画鉴赏的课程。”在该村村长区信鉴看来,一场中国诗词大会让大众沉醉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更多的人重燃国学学习的热情。 书法、朗诵、阅读……国学热、诗词热已从学校蔓延到社会,从线下传递到线上,古诗词类新媒体的活跃,读经班、学堂、私塾的迅速扩张,让许多普通人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升温。 国学培训受追捧 民间书院国学热 一场国学讲座下来,黄埔书院工作人员小谢忙前忙后,不停地安排增加座位,以容纳不断进来的听众。 “这个场地能容纳400人,但当时微信上报名了600多人,我们已经对名单进行了抽选,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以至于不得不临时加座。”小谢感慨道,黄埔书院今年刚开办了两期国学讲座,场场都是爆满,“现在大众对国学的热情居高不下。” 这样的火爆不是个案。 近年来,广州文化馆也开展了一系列国学公益项目,邀请众多专家名师为普通群众授课,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多项活动报名一经推出便被群众‘秒杀’,微信点击率不断攀升。”广州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文化馆2016年全年举行了141次相关国学国乐课程及活动,累计参与学员逾7500人次。 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各种“国学讲座”“国学班”“国学培训”受到社会热烈追捧:一些民间书院相继开办了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国学班”、针对中老年人群的“养身国学班”,还有周岁礼、开业礼、汉服婚礼、二十四节气游学等特色国学项目。 很难统计目前有多少主打“国学”的民间书院。在北京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王守常看来,这类书院兴起主要是文化传承需求的体现,“像长江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各省的商学院都开了国学课程,显然是市场需求。” “互联网+”国学潮 “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现在是漫画《孔子曰》的铁杆粉丝。”和许多家长一样,王岩希望孩子能从小培养起对国学的兴趣,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关注了微信公众号“章黄国学”,里面的《孔子曰》让她发现,原来“高冷”的国学也可以如此趣味横生。 当国学遇上互联网+,丰富的传播手段为国学普及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章黄国学”,这个由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共同运营的公众号,创办一年多来,借助漫画、动画乃至流行音乐实现了轻松讲解儒家经典,在主打国学传播的公众号中小有名气。 “没想到新媒体的传播效果会这么好。”该公众号主编孟琢称,随着国学渐热,对传统文化的随意解读充斥网络,开办公号的初衷,是想“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将硬邦邦的知识变成了鲜活的体验,将严谨的国学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 据了解,除“章黄国学”外,还有诸如孔学堂、中山国学堂等微信公号,也在致力于国学知识的普及。 “传统文化需要新的传播形式,但也要防止内容的‘江湖化’,不能媚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互联网+”国学方兴未艾,未来国学普及在用好新媒体手段的同时,仍应坚守文化内涵,“坚守学术底线也是大学参与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最好的方式是读经典” 中小学国学回暖 中小学课堂上国学教育呈现回暖趋势。在一些学校少儿国学课堂上,孩子们身穿汉服,峨冠博带,拜孔孟、跪先贤、诵读经典……松塘村退休语文教师区振作老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西樵镇,几乎每一所中小学都开展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至善”特色教育,例如第四小学以“生命书旅”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民乐小学的“文武相晖”特色课程等。 官方层面,对传统文化回归中小学教育也显现越来越强的引导。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传统文化进课堂,如何进、进去后怎么去讲授、如何持续深入地教育,是极为庞杂的系统工程。 “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特点,但价值观的培养是不分年龄阶段的,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是读经典。”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告诉记者,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能力去学习古文和文言,需要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转化为现代的语言和方式;到了中学,学生们有辨别能力了,可以读一些简单的经典;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则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兼职教授王立华进一步提出,应根据不同学龄选择不同读本,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小学高年级可以接触《诗经》、《论语》部分经典语段。 而在更早以前,“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通用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其中《弟子规》一篇曾引起极大的争议。 “我不质疑读经,爱读就读,不爱读就不读。”王守常特别提醒,由于古代圣贤往往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说话,“弟子规里有很多地方与现代价值观念不符,读经的时候需要加强甄别引导,剔除糟粕,取其精华。” 他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铭记、筛选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专门研究、部署和规范,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调研和选择推荐,形成一个系统的文化生态工程。“一定要落实到政策制定和人员配置上,把优秀文化的挑选、推荐、落实都配套做起来。” 立足生活才能生根 从“走近”到“走进”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陈晨带着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回江西老家扫墓,手把手教他插柳,跟他讲述了介子推的故事。 “孩子还小,感觉到新鲜,问他也能复述出来,不过能否真的理解就是未知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陈晨坚持在每个农历节气和孩子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并带他做一些传统的节庆糕点或者参加一些仪式,“至少看起来是传统的样子吧。” 陈晨的做法得到了家长群的纷纷仿效。她告诉记者,有些家庭在节假日约上一起出游,让孩子在仪式和生活中潜移默化中记住传统文化,“采用知识灌输的方法已经过时了,国学文化教育不但要走近,更要走进。” 无独有偶,今年两会上,在回答“如何让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年轻人学习、获得一些知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 他强调,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学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体验,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修养。“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文化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而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 “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熊丙奇告诉记者,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生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