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葬狗与儒学之仁 作者:金纲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七月十七日戊寅 耶稣2015年8月30日 孔子也曾养有“宠物”,那是一条看家狗。 这条狗死了以后,孔子让他的弟子子贡去埋葬它。为此,孔子留下了一段话:“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 “路马”是指为君主驾车的马。按照礼仪,路马死了以后,要用家中用过的旧的“帷帐”葬马。按照礼仪,“敝盖”则是用来葬狗的。什么是“敝盖”呢?“盖”古语指雨伞、苫草或车篷,孔子这里说“吾贫无盖”,应该指的是用来遮蔽风雨的车篷。这条看家狗死的时候,孔子正处于贫穷状态,没有车乘,因此没有旧的车篷来葬狗,但他还是要子贡准备了炕席去礼葬这只狗。 这是一种“礼”。在传世的《孔子家语》和《礼记》中都记载了这件事。但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孔子礼葬家狗的举动也饱含了对服务自己多年的狗的一种怜爱。在食物贫乏的古代,狗,常常被用来作为肉食吃掉,孔子不仅不作此类想,甚至还庄重地给死去的狗以尊严,这之中是否有儒学逻辑? 理解孔子此举,除了了解古代的“礼”之外,还要了解儒学的“仁”。 “礼”更多属于外在规定,,而“仁”则更多属于内在的道德自省。有能力道德自省的人,知道在各类事件来临时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儒学的“教化”功能就在这里——你一旦获致道德自觉性,就可以在处理各类令人纠结的事件中,“天启”一般获得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行动方式,甚至不需要去寻找书本依据。明代大儒王阳明论“致良知”,就是要人获得这种道德自觉性。 但是“葬狗”与“仁”的关系是什么呢? 可以用孟子的一个意见来理解。 孟子论“仁”与“爱”的思想情感,将其分做了三个递减关系:亲亲、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原话就是: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句话在整个儒学史上极为重要。详细解释这句话含有的意义空间需要相当的篇幅,现在可以将这句话简单理解为: 作为一个合格的士君子(不合格的,以及不想做士君子的就不算了),首先要爱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家族中的亲人;其次要将这种爱与情推演到天下的同类也即人类中去(孔子的意见就是“泛爱众”);再次就是将这种人道情感推演到天下万物中去,包括爱“路马”和“狗”。 由亲族到人类,由人类到万物,“仁”贯穿其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儒学伦理大结构(这是儒学伦理最大的结构,可以由此推演出二级三级四级的伦理结构来,此处不论)。士君子人格的完善,就在这个大结构中得到自我成长和相互砥砺。经由这一套儒学伦理大结构训练的士君子,不仅获得了“礼”的自觉性,更获得了“仁”的自觉性。一般来说,进入这套大结构,人心会变得非常柔和,充满了疼爱。就文明演进而言,儒学就在这类地方化解着人类与生俱来的狠戾之气和丛林冲动,让人变得更理性也更感性,一句话,更文明。 如前所述,孔子儒学关于“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情感讲述,是一个递减关系。这个意见是说:当道德困境来临时,“亲亲”关系,是需要第一考虑的对象。这层意思包含在历来关于“孝道”的讲述中。所以儒学要论“孝悌”为“仁”之“本”。这个“本”不仅是“根本”的意思,还是“生发、成长”的意思,也即“仁”是由“孝悌”而生成的。从人类经验考察,这是一个真判断,不能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会去爱天下人、爱天下万物。宋代苏洵《辩奸论》就说:“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不爱亲人而“爱”天下人在儒学中就被视为不近人情,视为伪善,甚至于是一种“大奸慝”(大的奸恶之人), 人道之始,起于敬爱父母、和睦家族,这是儒学的基本逻辑。有了这种美好情感和理性,就容易获得爱人类、爱万物的人道情感和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葬狗,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一个儒学逻辑故事。这个故事,不仅符合古礼、仁心,与人类的人道情感和理性,也是相通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