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节清明? 作者:宋立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半岛都市报》(2016年4月2日 A6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廿八日丁巳 耶稣2016年4月5日 清明是节气,又是节日。此时,清明之气充溢于天地之间,亦贯注于社会人生。作为节气,东风吹拂,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百花斗艳,欣欣向荣。农谚所谓“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开始春耕春种。而作为节日,人们踏青扫墓,祭奠先人,“或有追思到天涯,天应怜我泪黄沙。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与祭祀结为一体,其中蕴藏着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和终极关怀。所以,在清明之日,人们不免思考人之生死及其意义。 死亡具有绝对性,故常引起人之恐惧。人们恐惧死亡,忌讳谈论死亡,所以人们希图借助外力超越生死。因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对于生死持有较为理性、豁达的态度,即承认有生必有死,而不是追求超脱生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希望人们关注自己的生命意义,立德立功,圆满人生,而死是无可奈何的必然结局,只能泰然处之。活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死也无憾。古人所谓“三不朽”之说,正是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界定。孔子弟子子路在卫遇难,临终前还要将冠扶正,所谓“士死冠不免”,维护了生命的尊严。曾子临终前,让弟子们抬抬自己的手和脚,感慨地说:“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他没有恐惧死亡,而是欣闻于一生慎重,德行无亏,得以善终。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贵仁重生,尊重他人的生命,更不轻言自杀。但儒家重视生,却不贪生怕死。在儒家看来,苟且偷活,便不圆满;背仁弃义,更是败德。“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以浩然正气,诠释了儒家对生命价值的庄严承诺。 明时节,踏青扫墓,作为一种礼仪,可以慰藉生死之隔,接续祖先之德。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曾深情地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清明扫墓,……奠一杯酒在坟前,坟中人的子孙们前后有序地排着在膜拜。那生命是不隔的,通着祖宗,通着神明,也通着天地。……斋明肃穆之中,也有眼前的春光愉悦。那春光是配合着白杨松柏的肃穆之春光,是通着祖宗神明的春光,是一种圣洁的春光,而不是那郁闷懊恼的春光。那愉悦是通着思古幽情的愉悦,想着祖宗如何如何,道古说今,也有一番闲适恬静。”此情此景,生死若已超越,情理得以交融,庄严肃穆与闲适恬静这对反的心境,此时竟也通而为一,呈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经历一番礼的涤荡,内心的渣滓被淘汰,生命的辉光更加清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信哉斯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