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说衍义(一) 作者:尔雅台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一月廿六日甲辰 耶稣2018年1月12日 马一浮先生曰:“继六艺而作,有以得《易》教之精微,而抉示性命之根本者,其唯周子之《太极图说》、《通书》乎?”(马一浮全集第四册第2页)与我们常见的始于道家丹经的阴阳鱼太极图不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宇宙发生、发展论纲。朱熹那个集大成的儒学体系,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朱子专门为此写了一篇太极图说解。故曰“《易》教至宋而始大明”。 显体章第一 无极而太极。 开篇显体。有三重含义:一曰无中生有,二曰整体思维,三曰太极即理。 一、无中生有,言事物创生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从0到1、从无到有的创生过程。周子开篇就用这5个字点题,点明了宇宙发生发展的总纲。 当我们谈一个事物时,其最初的意蕴是什么?就是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感觉这是一个与其它事物不同的独立存在。这个时候,我们对这个事物仅仅是一个整体的混沌的感觉,这便是无极了。然后呢,当我们对这个事物的创生过程,对它的0到1有了更多的理解,这个事物也更丰富更感性,这便是太极了。 故而,无极和太极其实只是事物创生的二个状态,以其初创而混沌是谓无极,以其成长而勃发是谓太极。 二、整体思维,奠定贯穿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整全视角 当然,“事物”这个说法在周子真经里是隐含的,直到朱子说“物物一太极”才把它点了出来,朱子的这个“物物”,就是说每一个“事物”。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事物就是一个使用日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通常,我们指着任何东西都会说:这个事物如何如何。可见,我们通常谈“事物”,其实是一个泛指,这天底下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一个物事。 因此,事物这个指称是非常抽象的,古人造字,多依托象形之物,比如嘴巴张开是为口,而事物既然如此抽象,用什么符号来指称好呢?古人是聪明绝顶的,用了一个圆圈来指称,“太极无相,以圆相表之”。究其实,这个圆圈首先代表的是事物的整体,我们思考任何事物,首先是要从事物的整全角度来把握。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其实满篇就是这种整全思维。与西方人的那种善长局部分析不同,中国式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整全、概括,所以很少象西方人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当然,在周子太极图中,无极和太极都是一个圆圈。既然这样,为什么需要无极呢?在儒家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争论了,甚至还有认为周子是道家而差点被逐出儒门,所幸有赖朱熹力鼎,周子的儒门正宗才稳如泰山。朱子有个解释:“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也就是说,无极和太极不是二个东西,而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过程而已。倘若把它们理解为有二个物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只是,无极因其仅是一个整体的混沌,除了圆圈本身,实在没有任何东西了。而太极因其创生而更丰富,故可以在圆圈里添加更多的内容表达。如那个最为著名的阴阳鱼太极图,就是这样添加了阴、阳二气。所以,你看,无极没有多大作用,但也是最大的作用,它奠定了整体性思维的创生模式,这便是庄子所说的无用即大用了。 三、太极即理,也即当下时髦的第一性原理 显然,除非特别强调无中生有这个过程,通常只提太极就够了。朱子正是这么做的,他通常只谈太极,在他看来,所谓事物就是太极,“物物一太极也”。那太极又是什么呢,朱子说太极是理,从无到有的创生就是这么一个理,天地之间也只是这么个理在。朱子这个讲法,才是问题的关健。 为什么说太极即理?你看古人用这个极字,是很有深义的。极者,极至也。我们理解和把握事物,总是需要正如此这般的推到极致,这个极致所呈现出来的内在逻辑,便是理。 我们今天时髦讲“第一性原理”,就是让我们把目光从那些表象的事情上挪开,直追事物的本质,以事物的第一动因为参照点,然后在这个基础直奔目标。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推到极至之理。朱子曰:自外面推入去,到此极尽,更没去处,所以谓之太极。又曰: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的道理。朱子之“理”的真实意蕴即在此。 在朱子那里,理是看待世界的根本方式。朱子所谓的太极即理,这个“即”不是静态的定义,而是显理之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回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个事物的内在逻辑便是朱子说的理了。今人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往往偏好从一个静态的概念来把握朱子之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也。从一个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才是朱子谓“太极即理”的真实意蕴。而这个过程,便是“无极而太极”了。 因此,周子开篇言“无极而太极”的真义的是,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生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有一个所谓的极至之理或第一性原理在指引着。这正是宇宙发生、发展的基本法则。 从体起用章第二(上)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是体,动静是用,从体起用。亦有三重含义:一曰天命流行,二曰气分阴阳,三曰阳变阴合。 一、天命流行,朱子谓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 所谓动静,乃是言万事万物的气化流行。有一首著名的词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故气化,乃是指云行雨施,品物流行,是万物化育的天道之运行。 我们知道,在朱子,理是看待世界的根本方式,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脱离了天地间万物并育的勃勃生机,即朱子谓之气的东西,理这个内在逻辑便是死寂的没什么用的。所以,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道),需要综合理气这二个维度来把握。 如何理解朱子的理与气?对于时下的人们,这还真是个比较深奥的课题。故而,我们先借用今天科技认知上一个时髦的讲法,即从内容和通道这两个维度,来观察事物发展。内容是看得见的,通道是看不见的,而内容往往是被通道预先决定的。比如,生物进化里,所有看得见的因素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但蛋白质的演化是由看不到的基因决定的。蛋白质就是内容,基因就是通道。 举个例子,为什么物种会灭绝?有人说,因为物种能力下降,不能适应环境了。其实恰恰相反,每一个物种走到后期,能力是不降反升的。但能力上升,将物种固化在原有的通道里,是物种灭绝的原因所在。 显而易见,这个看不见的通道其实就是理,看得见的内容则是气。正是理决定了事物气化流行的通道。理是就主宰言,气是就流行言。因此,理与气是一体二面,有是理,必有是气;有是气,必有是理。我们后人往往割裂理、气来谈朱子,实在是羞先人。朱子曰: “道须是合理、气看。理是虚底物事,无那气质,则此理无安顿处。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便兼理与气而言。阴阳,气也;一阴一阳则是理矣。”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握事物的规律(道),必须综合理与气这二个维度来看。作为事物内在逻辑的理是虚寂的无形的通道,它依赖于气化流行方可显现。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正是这样综合理与气来讲的。阴阳即是气,而所谓一阴一阳则是讲阴阳和合之理。 二、气分阴阳,气到底指什么,又如何区分为阴、阳呢? 气者,朱子谓动静者所乘之机也。而这个所乘之机,正是受理这种无形的通道型塑的。另一方面,理这个通道的轨迹,其实也是阴阳二气在其大化流行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也就是说,正是气型塑了理这个通道,同时又遵循这个通道轨迹的引导和约束。 因此,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个气化流行是问题的关键。易设卦观象,古人用词多是取象表意。所以这个气,就是取自我们天天做饭的蒸汽,或日常常见的水蒸汽。但切忌,千万不要用现代科学的物质概念来理解气,这个气绝不是空气之类的物质。非要如此作对标式的理解的话,这个气倒更类似于能量的概念,是指事物发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势能。我们通常讲人活一口气,这个气就是你生存的能量,能量没了,你也便魂飞魄散了。所以,任何事物赖以存在的基础便是这个势能,便是这个气。 万物的发育生长,如易乾卦指出的,是一个元亨利贞的过程。元是万物的开端,亨是万物的生长,利是万物的顺遂,贞是万物的成固。有意思的是,坤卦说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不同的是,乾以刚健为贞,而坤以柔顺为贞。 也就是说,万物化育的这个过程,依赖于二种不同特征的势能或气,一刚健而勃发,一柔顺而涵养。所谓刚健而勃发,就如春天的毛竹簌簌急长,势不可挡;所谓柔顺而涵养,则颇类毛竹种下的前几年,表面看它丝毫不长,实则在向地下深扎下“博大精深”的根系,为几年后的长高打下坚实基础。这刚健而勃发之势能,我们称之为阳气;柔顺而涵养的势能,则称之为阴气。 传统武术深谙此种阴阳之道,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太极拳的套路以意念为主绵绵不绝,它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来练涵养劲,练阴气。这个练习的过程与毛竹前几年的潜伏扎根极为相似,注重的是培本固元,故而今天流行为健身的重要方式。只是在高级阶段练推手、发力,进而实战,这个过程才是阳气迸发。而形意拳则相反,其五行拳一开始练的是发力,练的是阳气,当然它同时也有桩功来涵养劲力,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同样,现代搏击虽然杀伤力强,阳气迸发,但亦需要各种调理保健手段来涵养,否则阴阳失调,机体会衰老很快。 易传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王夫之曰,乾者阳气之舒,天之所以运行;坤者阴气之凝,地之所以翕受。故易卦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这便是宇宙万物之化生的基本法则。 三、乾坤之道即阳变阴合之道,下面我们来谈阳变阴合 太极动而生阳。这是开启大化流行,是阳变。所谓阳变,是无极的混沌状态渐隐,事物元亨利贞的过程凸显。好比今天的科技创新,通过探索、试错、打磨技术和产品,逐步形成业绩增长和赢利能力,于是,我们对这个新生事物不再说不清道不明了,可以逐步看清其成长脉络了。故阳变的意蕴,就是言阳气勃发,万物生长。 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这是在讲阴合,光有阳气是不够的,至刚之体易折,需要阴气之涵养固本,事物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元亨利贞。这个阴合,也需要从二个方面来理解: 一个是体位,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事物总是有刚健勃发与柔顺涵养二种势能。故这个动极而静,以及静极复动,皆不是言时间的先后,这个极是指背后的那个极至处。就是说,阳气勃发的背后有个静态的支撑,是阴这个势能;而这个静态的支撑,其相对的另一端则是动,也即是阳气这个势能。所以,阴阳二气处于不同的体位,就像拧蔴花,是一个对偶,是一体二面,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 另一个是时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个所谓的互根,也即互为根据、互为因果,蕴含着过程的变迁。所谓“静而生阴”,这个生就是时间性的化育与生长。盖动极而静,动的极处是静之势能在支撑,动、静二者还处在同一个时点。但静而生阴,生出了下一个时点的阴,事物的总体状态于是出现了过程性迁移。从而又促成了这下一个时点的动这个势能对偶性的出现,故说静极复动。 这就好比练太拳,你推手或实战发力,这是动而生阳。但这个阳之势能明显太弱,说明背后的阴这个固本的势能练得也非常不够。于是听师傅教导继续苦练太极招式,意念合一行云流水,经过一段时间大有起色,这便是静而生阴。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在新的时点上发力实战,明显让人感觉,这个复动比上一次那个动,功夫大为见长呢。 所以,阳变阴合,阴与阳互为其根,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成长的过程。在任何一个时点,阴这个势能都起着支撑作用,支撑阳气的迸发,才有了万物的勃勃生机。而且,正是阴这个势能的不断累积,不断涵养固本,才促成事物向下一个时点的跃迁,实现更高阶段的成长。 从体起用章第二(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从阴阳到五行,一个更丰富的大千世界显露了出来。这三句话刚好也是三重递进的含义:一曰气著于物,二曰五行相变,三曰天地和序。 一、气著于物,即立足于具体事物来把握气化流行 五行是什么,是五种物质元素吗?当然不是。古人喜好深居观物变,气之著于物,物变所由生也。五行便是我们古人观察和理解大千世界的五种物变方式。这就是周子告诉我们的理解事物的根本方法。 1) 何谓物? 在朱子那里,物是以聚散言的,其实是在言形体,有形之体。显然,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有形的。这大个世界,芸芸众生,一粒沙子,一块石头,一根小草,一棵大树,一个虫子,一头大象,都自有其形态。当然,你也许会说,水或空气,好象是无形的。其实不然,一滴水,一缸水,一湖水,一罐空气,一屋子空气,或整个地球生态圈的空气,流体或气体非无形也,只是其形弥散而不自固,需要依靠容器来塑之。 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也是有形的,当然也是物。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指出,智人之所以成为智人,是因为其具备了虚构的能力。所以,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这种想象的现实乃人造之物意义之物。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粮食盈余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形成从个人、家庭到部落,从工厂、企业到政府,从城市、王国到帝国,人类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物的网络之中。 当然,自然界的形体容易区分,石头是石头,小草是小草,猴子猴子,这不会有什么争议。但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这类虚构之物,从形体角度识别,有时候确实有点难度。故而最近互联网创业圈大谈非连续性,其实正是商业世界识别物的一种方法。你看,形体之间不正是离散的是非连续的么?连续性或线性只体现在事物的某个方面,事物之间则无疑是一种非连续的结构化的物变方式。 2) 如何观物变? 物是即存有即活动的。这是牟宗三先生的讲法,以对治今人常常割裂形体与运动之弊。既然这个物是即存有即活动的,象科学那样先从静态视角去描述形体,再从动态视角去言说其运动变化,这个先后秩序不仅抽象且缺乏感性,而且容易把这个“即”字的意蕴消解掉。 盖有形之体绝不是一个僵死之静物,它与运动或变化是一体二面。或者说,形体与变化合二为一,合而为物。故世间无绝对静止之物,运动和变化始终如影伴随。现代科学那种对静观之物形态的刻画,只是一种权宜的方便法门。因此,要确保我们既能深刻地把握事物的大道,又能保持直观、感性,毫无疑问,需要回到易经的设卦观象。 与科学不同,易经是以万物直观之象来表达万物之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故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个意,便是指事物的大道。又曰:寻象以观意,而意可尽也。由是,我们的古人始终坚持一种整全的视角,采用了一种绝顶聪明的做法:以物类物。 万物之情可类也。大千世界,气象万千,纷繁复杂,但却都可以用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事物来类比,来把握万物化生之道。当然,不能把五行简单地理解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古人是在立象尽意,用这五种事物的变化模式作样本作蓝图,来表达万事万物。 从这个角度看,五行其实就是一种抽象事物,是忽略事物的具体形体,而侧重关注其运动性质的事物。换句话说,五行其实是从事物整全角度出发而抽象出来的的五种物变方式或运动性质。而且呢,由于是以物类物,这种抽象并不影响我们直观、感性地把握和理解事物。 3) 五行者,气之质,物之性也 朱子谓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这无疑是对物变更透彻的认知。行于天的气首先要具于地,表现为具体的运动方式,凝聚为侧重于刻画其物变性质的抽象事物,是为质。这个质,当然不是空无凭据的,乃气之著于物,著于有形之体,是有形之体的自性发用,故谓之体性。而这个体性,表达的就是事物内在具备的运动性质,所以又称为物之性。 朱子这个用语,地便是指我们这个感性世界,接地气嘛;天呢,则是气化流行,类似那个理性的科学的世界。这二个世界,一个形而上,一个形而下。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道,便是合理、气言;所谓器,便是合物、变言了。故曰: “理以主宰言,气以流行言;物以凝聚言,变以合散言。” 因此,气之著于物,这个五行之变便是媒介。五行既是气之质,也是物之性。此种物变模式串上串下,一体混成,太极立焉。所以,周子是从太极讲起,从理到气,从气到变,再从变到物,层层递进,以类万物之情,以通天下之志。 二、五行相变,即五行相生相克,位时化育,以成万物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万物之数不可以毕举也,其变化亦不可以终穷也。故约之以阴阳,冒天下之道而无不遍焉;定之以五行,统天下之物而无不摄焉。故周子曰,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显然是由气而质,约之以五行,从万象纷呈之中,提供一个更为简洁明快的观物之道。 1) 五行首先是个大生态的系统模型 五行之名最早出于《尚书·洪范》,洪范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辨其体性也,体即形体,性则是指功能、发用。 水以寒湿为体,润下为性,进而引申为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终结等特性,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归属于水;火以热燥为体,炎上为性,热情、热烈、外向、高昂,炎而且上,凡具此类特性的事物均归属于火;木以柔韧为体,曲直为性,曲而能直,谓其能从绳墨也,因此,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金以坚刚为体,从革为性,从而可革,谓其能就镕范也,因金有变革、禁制、肃杀、敛降、洁净等特性,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土可稼可穑,其体能兼虚实,以含容特载为功,故土德博厚,可以润泽四方,因此,土有生长、承载、化生、孕育、长养的特征,凡具有此类特性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这就是洪范所归纳出的五种物变类型,五种抽象事物。世间万物虽然繁杂纷呈,但都可以归纳到这五种抽象事物里。在古人看来,万物之数不可以毕举,其变化亦不可能终穷,故定之以五行,统天下之物而无不摄焉。 为什么呢?为什么就这五种抽象事物就能统摄天下万物呢。因为古人其实是秉持一种生态宇宙观,是从一个生态的视角来看万事万物的。我们前面谈气化,谈万物化育的勃勃生机,其实不就是在谈一个大生态么? 诸位看官,生态这个词,在今天可是很时髦哟。简单的讲,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甚至今天还有一种专门的生态学,“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五行其实就是一个大生态的系统模型。水润下,滋润着大地,才能养育万物,故润下是打基础扎根基;火炎上,高昂外向,尽情烧烧,尽情爆发,故炎上是向上发用,建功立业也。水之阳则是木,水润下扎下的根基,支撑着木的生长、升发;火之阴则是金,火乃木之生发,过则易衰,故金有禁制功能,约束木和型塑木的生长、发用。而这一切,这个大生态的万物化育,显然需要一个好的土壤,以润泽四方。 这就是五行所代表的万物化育图,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图中这整个半圆都是土,土其实是整个生态圈这个大背景大舞台。金则类似故宫的华表,掌握着禁制功能,以保证生态圈的良性化育。水是润下是基础,火是向上是发用,木介于其间代表生长、成长。 2) 五行生克是个网状制衡的运动结构 当然,洪范言五行,水、火、木、金、土,水之阳则是木,火之阴则是金。这个顺序,是以功能,是以发用来排列的。故朱子谓这是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其实质就是按照一个大生态大系统的体位来讲的。 董仲舒后来的讲法是木、火、土、金、水,木之阳便是火,金则是水之阴。这显然是从气化从相变的角度讲的,故朱子谓这是以气而语其行之序。显而易见,从体位到相变,董仲舒的立足点是为如何有效使用这个大生态模型提供指南。 这个指南,其核心要诀是一句话:比相生而间相胜。也就是说,木、火、土、金、水的这个顺序是按相生排列的,这叫比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水又生木,构成一个闭环的相生序列。所谓间相胜,即每间隔一个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从而便又构成一个相互制约的闭环。 于是,我们看到,五行中所有的“行”都指向系统内其他的“行”,它们之间的相生或相克关系在五行说中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一个网状的运动模型或物变模型。在这个网状的运动模型中,所有“行”之间的消长、运动都必然对其他的“行”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会反作用到本身,构成运动的循环。这就是大生态系统的物变法则。 为什么是五?有人曾经用离散数学的方法证明:如果要满足生克循环的关系,最小的数字是五。所以,这个五的核心价值在于,在五行说这样的网状结构中,能确保任意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生克制衡的三角结构。 任意点与同自己不相邻的两点形成的三角,表示相制的关系。比如,金克木,但是火克制此过程,因为同时木生火,火又能克金。也就是说,金是否能成功克木,将受到由木所生的火的制约。同样,水克火,但是受到土制;木克土,但是受到金制;火克金,但是受到水制;土克水,但是受到木制。这是五个同样形状的相制三角结构。 任意一点与自己相邻的两点形成的三角,表示相化的关系。如金克木,但是被水所化,因为同时,金生水,水又生木,故这金克的过程,会被水所化。同样,水克火,但是被木所化;木克土,但是被火所化;火克金,但是被土所化;土克水,但是被金所化。这是五个同样形状的相化三角结构。 这两类三角关系叠加起来,基于相制或相化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结构化的运动模型,它们仍然遵守五行的基本原则,但通过导入系统内部的另外一项使相生或相克关系复杂化了,由机械的单向关系变成受数量和具体情况影响的辩证关系。 这种辩证关系,用现代点的说法是,在一个结构体中,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匹配,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和维持稳定状态。 也就是说,由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运动不是不受条件制约的单向作用,而是在一个网状结构中发挥作用,它是结构性的,而不是线性的。因此,五行说是一种对宇宙生态的结构性认知模式。对这个结构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其功能的转换,而不是实在论的基础。 3) 乾道变化,阴阳是纲,五行是领 盈天地间皆气也,气之所以流行而不息者,则理也。易以八卦表之,洪范以五行表之,皆所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也。易经重在观象,立八卦以象万物,是个非常精致的行变化成万物的模型。但观象虽然直观,然万象纷呈,由气而质,约之以五行,则更为简洁明快,有利于从繁杂的细节中跳出而直抓要害。虽然,这样只能粗线条地把握事物,故需要与更精致的卦象互为补充,异而知其类,睽而知其道,斯可以无惑焉。 易传·文言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朱熹解之曰:“仁义礼智,便是元亨利贞。”又曰:“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四德配五行,这就打通了。 为什么乾道变化中没有与“信土”的匹配?因为土是大背景大舞台,元亨利贞必须依托于土这个大背景大舞台。这个元亨利贞好比是孙悟空,土便是如来佛了,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所以,你看,乾道变化,终归落脚于阴阳五行。朱子曰: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又曰: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 朱子这二句话其实非常重要,前一句实际是说阴阳是纲,后一句则是说五行是领,阴阳五行便是变化气质之纲领。于此,变化气质之道可见焉。 然而,阴阳与五行被割裂久矣,这个纲领的真义也隐而不显。今人理解阴阳五行,油是油,水是水,撇开专业的中医不论,这二者的纲领关系已鲜为人知了。马一浮先生指出,今人信自然科学而不信五行,是知二五而不知十。即只知二者有别,而不知乘数效应,不知阴阳与五行之间水乳交融的化生之道。 五行之中有阴阳,阴阳之中寓五行。五行作为抽象事物,当然同具体事物一样,是兼阴阳的。如:“水曰润下”,水因寒凉滋润而属阴,然而水由天阳所生,即所谓“天一生水”,“中有微阳之气”。“火曰炎上”,火因温热向上而属阳,然而火由地阴所生,即所谓“地二生火”。“木曰曲直”,说明木有条达(板直)与柔和(揉曲)的两种属性:条达属阳,柔和属阴。“金曰从革”,说明金有顺从与变革的两种属性:顺从属阴,变革属阳。“土爰稼穑”,稼种为阳,穑收为阴。 因此,五行作为生态的结构化运动模式,阴阳二气弥散其中而不可须臾离。也许这样说好像还不好理解。那就以物理学来打个比方,阴阳五行颇类似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²,这阴阳二气便是能量,五行便是运动着的物质质量。我们知道,质量和能量等价,物体越加速就越需要更多的能量。这不正是气之著于物吗?或者说,这只是气著于物的一个经典案例,阴阳五行不完全是物理学的,它是一个更通用场景的物变模式。 朱子曰:阳变而阴,而生水与金;阴合而阳,而生火与木;土则生于变合之中,而阴阳具。这是朱子对气著于物的通用场景的模式描述。显而易见,这个观物模式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把连续性的气化视角推进到一个非连续性的结构视角。事实上,五行作为结构关系就是非连续性的,而阴阳气化作为势能则显然呈现连续性特征。 这种推进好比镜头从远到近。阴阳气化这种连续性是远镜头获得的,因此看得到趋势看得到方向。但事物更具体的运动特征,显然需要进一步把镜头拉近到五行的结构层面。故而,从阴阳到五行,实际上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互支撑相互印证的运动模型。 你看,飞机在空中能连续飞行,不正是飞机各个结构组件协同配合的结果么,而这个结构组件不正是非连续的么?所以,在一种非连续的五行生克的网状制衡中去实现连续性,这便是阴阳五行这个生态型物变模式的真义了。 三、天地和序,即生态的平衡与演化,一幅和谐的宇宙图景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我们古人的宇宙观正是这样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态宇宙观。《菜根谭》有云:“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我们的古人观物变,见得自在与天命,绝无任术御物之意,故能始终保持一个高度开放的视野。 1) 生态的平衡与演化:五行具而万物备 我们这个宇宙,这个生态,千姿百态,万象纷成,物种非常丰富。究其实,一个大生态,比如我们地球的这个生物圈,本身就是一个大事物。物物一太极,生态这个大事物因此也就是一个大太极;又理一分殊,这个大太极是理一,其内部的多物种便是分殊了。所以,生态,是一个多物种的结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这里使用结构这个词,有一种动态的意蕴,而非那种基于牛顿绝对时空观的与时间无关的静态空间。我们的古人喜欢观象,在他们看来,时间也好,空间也罢,皆不过变化之象,故时空二名,实无从安立,以其同为变化也。所以,从物变意义上讲,所谓结构乃是一个时间与空间一体的动态之物。 而这个结构,正如前面反复论证的,五行是其运动模型。而且,我们知道,五行生克是一个网状制衡的动态结构,是一个自足的闭环。 另一方面,土作为这个生态结构的大背景大舞台,实际上担负了与外界的交流。土德博厚,它隔离内外,不断从外面吸取养分,支撑内部物种的演化。所以,这个生态,这个宇宙结构,其实是半开放的。 举个例子,就说中医吧。虽说今天中医受到了西医的强烈冲击,但其生命力无疑依然很强大。中医是什么?在古人那里其实一直是很明晰的。清代的吴瑭,也就是《温病条辨》的作者对中医有过一个很好的定义,他说“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你看,中医关注的是生命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于生命的大系统大生态。所以,中医说到底是个人体生态学。人体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种结构。其内部自足的气血运动,以及通过吃喝拉撒与外部交换,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 在人体这大生态系统中,一旦五行这种相互生成和相互制约的结构被破坏,整体的平衡就会出现问题,你于是就会生病了。盖五行之中,有生有化有制有克,如无承制而亢极则为害,有制克则生化矣。 也就是说,由于相制与相化关系的存在,无论是相生还是相克,都不能仅仅考虑“行”的性质,还要考虑相互之间的量的关系。在五行关系网络中,如果力量匹配合适则整个体系运转正常,任何一行如果力量过于强大都会导致整体平衡失调。 因此,五行说是从整全的视角来把握生态,来理解物变的。其最核心的问题,乃是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个平衡是物种生长,万物化育的根本机制。譬如你跑步,先得跑稳,可别摔个跟头,要保持平衡才能进步。再比如飞机,且不说发动机在空中熄火的极端情形,就是拿着鞭炮炸胡截机,也会影响飞机平稳飞行。 2) 无需劳烦上帝之手 我们说,生态是一个多物种的结构,而一个物种无疑也是一个生态,这就好比那个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那么,我们这个现实中的宇宙最多能套到多大层?这个层数显然不好回答,那换个说法,我们这个世界最大的那个物种,那个宇宙,边界在哪? 《礼记·礼运》曰:“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这个太一当然就是太极,但它是那个最大物种的太极,因为它分而为天地。所以,这个太一,显然就是指这个现实世界中的那个最大的宇宙。 显然易见,这个太一,其边界受人类实践视域的限制。早期部落中的原始人,其天地就是其出门的那方园几十或几百公里。到农业时代,这个范围显然已经大大扩大到州际领域。而今天,我们不仅成功地跨出了地球,而且也知道了宇宙奇点的存在。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最大的宇宙,不是一个静态的有固定边界的结构,而是一个半开放的不断壮大的生态。这个道理,倒过来想一下也许更容易明白,如果这个边界是静态的固定的,以人类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发展,就很容易抄底,就不可能是如程子说的“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了。 事实上,长期以来,神学家和哲学家们就一直试图抄这个底。所谓的第一因盖源于此。作为一个神学哲学名词,第一因被认为是整个因果链的最初原因,又称终极因。比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很完美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但再往前一步,是什么让天体有现在的如此精密的运动状态?牛顿于是说,这是上帝之手的第一推动。 但是,今天的科学揭示了宇宙大爆炸,牛顿所谓的第一推动并不成立。所以,霍金直接宣告了上帝不存在。但罗马教皇则不一定认可了。毕竟宇宙奇点之前是什么,人类还一无所知。也就是说,科学还并未解决有关宇宙起源的问题,故而,神学家依然认为,这尤其需要来自上帝启示的知识。所以,你瞧,上帝一退再退,这个底总是抄不着。虽然,上帝也始终玩固地站在哪儿,试图再次抄底。 这里的症结,本质上是误用了时间的逻辑。所谓的第一因,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因果链。在这个因果链上,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所谓的第一因只是一种权宜。恰如朱子指出的,但说“动而生阳”,不过是从这个地方说起,第一因也是这样姑且从这个地方说起而已。 这世界的一切,都在这个天地中,在太一中,在五行的网络结构中。这个结构中的一切,皆可言说,皆谓之存在。世人好辩有无,其实一旦可言说便是有,便是存在,“无”也是一种有,即有“无”这个存在。 故曰,无极而太极。无极好比宇宙奇点,太极就好比大爆炸后的宇宙。宇宙奇点之前是什么,只能说是能量,能量不灭,只是大爆炸后的能量,是处一种时空的宇宙结构之中。同样,对于无极,即气即理,只是能量之源;对于太极,则是全气即理,全理即气。全者,全时空之结构也。 总之,太一分而为天地,是一个阴阳无始的时空结构。易经曰既济未济,上一个过程既济了结束了,但其实还是未济,因为同时又孕育了下一个过程的基因,刚刚开始呢。从这里出发,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我们这个天地这个宇宙的万物化育,根本不需要去借上帝之手来作第一推动。我们人立于天地之间,虽见得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但So What,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好好立足当下就够了。 3)圣人之教,即是天地之教 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讨论生态的目标。生态为什么存在,其愿景目标是什么?这其实就是那个著名的终极之问,那个引无数神学家哲学家智者们绞尽脑汁的终极关怀。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始终立足于生态的视角。我们前面的讨论,基于五行说的生态模型,其实是非题简洁的。今人偏好和擅长严谨的逻辑分析,那如何用最简单的逻辑概念来说明这个生态系统呢?毫无疑问,主要有三个点: 1,多物种。生态首先是一个多物种的演化结构。 2,半开放。生态内部是一个基于五行生克的自足的闭环,但同时又有开口与外部交流。 3,和谐。生态不需要其它目标,生态和谐就是最大的理想和目标。 儒家有着长期的文教传统,所以它对生态目标的解答显然特具一格。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故儒家不去追寻上帝之手,而更在意立足当下。生态不需要其它目标,生态本身的和谐就是其最大的理想和目标。 孔子闲居曰:天有四时,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行,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故曰圣人之教,即是天地之教。 何谓天地?在古人那里,天地是以体位言,宇宙是以时空言。故这个天地,就是我们人类的实践视域所触及的活动空间,是一个动态的时空结构。朱子曰:“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故而,这个天地,是一个基于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动态结构。 假如坐在飞机上,从万米高空看芸芸众生,你看到了什么?显然不会是思想不会是文化,你看到的一定钢筋混凝土等器物层面的东西。同样,假如我们用长镜头来远观这个天地,它呈现出来的首先一定是这个结构的对外发用,是建功立业、开物成务,是五行之火。儒家传统谓经世济民,士农工商,便是言这个发用群物皆别,有物有则,是一个秩序的视角,故谓天地之序,是为礼。 当然,五行结构,火之发用仅居其一,只是长镜头只能直观呈现这个火这个礼而已。那么,其它几行情况怎样,如何呈现?很简单,靠闻味这种间接法可也。于此,只要看这个发用之火是否有一个动态平衡,如果这个平衡良性,说明这个生态结构内部百物皆化,皆是健康快乐的,故谓天地之和,是为乐。 故曰: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 中庸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所谓达道,即围绕天道,遵循天道。我们知道,道是合理、气言,气之发,若皆中正,无所乖戾,这个生态体现出理气混然一体的动态平衡,这个平衡谓之和。 中庸又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所谓大本,朱子说是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类似今天基因这个概念。朱熹解释说,气之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好比一粒种子,还谈不上生态发育,谈不上什么和,只是处于这个基因原初的中正状态,故称为中。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止为始,中也;能得为终,和也。这个中,气要发而未发,显然正处于混沌的无极态。这个和,发而皆中节,显然便是理气处于动态平衡的太极态。由中而和,周而复始,这便是无极而太极这个化育的过程了。 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基因,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及气之已发,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这便是儒家礼乐文明之精义。 周子曰: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孔子曰:四时行,百物生,天何言哉。乾卦曰: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儒家就是这样识乾坤之自在,慕天道之和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