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颜炳罡】“礼敬先贤”,今天应该把祭孔还给所有人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礼敬先贤”,今天应该把祭孔还给所有人——颜炳罡在“全球祭孔联盟·2017全球同祭孔筹备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中国孔子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廿八日己酉
               耶稣2017年7月21日
    编者按: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祭孔联盟·2017全球同祭孔筹备研讨会”近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庙代表、儒学专家、儒学机构代表、儒商代表、媒体代表等百余人齐聚泉城济南,共同就全球祭孔联盟主要活动及“2017全球同祭孔”具体事项等内容展开研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颜炳罡在会上发言,内容如下(根据录音整理):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颜炳罡
    我要说这么几点,对于文庙,我们今天其实有很多种叫法,文庙、孔庙、至圣庙、文宣王庙等等,哪种称谓最好呢?其实在我心中,孔子庙就是至圣庙。我们今天要为孔子正名,孔子就是圣人,孔子庙就是圣庙、至圣庙。
    我看过龚教授在台北的祭孔,也见过2014年韩国做的非常大的祭孔仪式,现在我们的祭孔很多在表演意义上大于对孔子的礼祭意义,旅游背后所带来的的经济利益大于文化含义。我觉得从今年开始,我们的祭孔有所改变,今年年初两办引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里面有些非常重要的词汇,我们要对中华文化抱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我觉得尤其是“礼敬”二字,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代表,我们礼敬孔子,礼敬先贤,礼敬对中华文化做出贡献的历朝历代的先师,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完全合乎中央的精神。
    现在大家对传统文化饱含热情,要把祭孔这件事情做好,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做的不得法。刚才龚教授的提议非常好,可以以全球祭孔联盟的名义做一些培训。“礼”是可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礼”背后的精神是不能变的。如果说改变了“礼”的精神,那么“礼”就不能称为“礼”了,就变成了荒漠和野蛮了,就不能再称为“礼敬”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孔庙、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意义上、不同的身份下,祭孔人人可以得而为之。我们今天应该把祭孔还给所有的人,让所有百姓都能够看到并参与到祭孔中来,这是新的时代赋予给我们的新的挑战和使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之前只想到了“为往圣继绝学”,我们忘记了“为往圣开新学”,我们忘记了整个社会、大众、民众,才是真正的道义的承担者。要把儒家的东西化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再是单单是示教,不在仅仅是官学,孔子、道德、担当、传统,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一举一动之中,只有如此,我们今天的做法才合乎当今社会的价值与诉求。
    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借助于网络的平台,真正的将我们的理念传播出去。我觉得全球祭孔联盟应该成为新时代祀典礼的典范机构,祭孔怎么样才是合乎标准?我认为由全球祭孔联盟制定的应该是一个标准版的,让全国、让全世界能看到标准版的祭孔祀典礼,这才是祭孔联盟存在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