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2500多岁孔子手植树在安山寺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本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近日,泗水县安山寺古银杏复壮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来自北京的林业专家们对安山寺内一棵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古银杏树进行集中会诊,该树也被称为“孔子手植树”。工作人员根据专家会诊结果和复壮方案,从开挖复壮沟到安装古树通气透水网管设施,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措施。安山寺古银杏保护工程完成后,将打造三孔景观,并和安山寺千年孔子手植树联系起来,形成“三孔——孔植树”旅游线路。
    
    
    唐代始建安山寺毁于文革
    安山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西北距泗水县城15公里。安山寺原名安山涌泉寺,因东侧有涌泉寺而得名。据说,该寺建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驾崩的那一年,曾为东鲁佛教圣地。当年的安山寺,其规模之宏大,殿宇之壮观,可以想见。毕竟年代久远,难免毁圮,明清之际曾三次重修。
    明代泗水知县张祚,在任内曾专门创作泗水十景诗,其中的“安山春秀”云:“凫峄龟蒙鲁望存,安峰灵秀势相吞。春深列岫堪图画,还似群贤萃孔门。”我此次造访安山寺,恰在四月上旬,正是莺飞草长、春意盎然、安山春秀的季节。清朝顺治年间的《泗水县志》如此概括泗水的区位优势:“东望龟蒙,西瞻阙里,南峙尼防,北拱泰岱。”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志书称,泗水有十景,而“安山春秀”即为其一,因“涧岫环列,群峰雄峙,清流潆洄,乔木森映,四景皆宜,芳春尤胜,故曰安山春秀”。
    
    安山寺的主体建筑主要毁于“文革”时期,一度曾为县林场基地。由于原有碑石难觅,安山寺究竟何年、何人、因何而建,居然成谜。安山寺颇有不事张扬,行事低调的风格,偌大的千年古寺,座落道旁,极少为外人所知,外墙只是通常的佛家黄色。
    寺院内有两株古老的银杏树,相距十余米,西者为雄树,树下有碑,上书“孔子手植树”。据林木专家介绍,该树树龄2500余岁,高28.5米,树围最粗处8米,树冠遮天蔽日。东者为雌树,树龄1500多岁。据此推算,当寺庙刚刚兴建的时候,那棵孔子手植树已经生长了1000多年。而唐代僧人之所以在此选址,也许看中的就是这棵冠盖如云的古树和此地幽僻的环境。
    
    孔子与“孔子手植树”的传说
    故事说,很久以前,孔子在泗河的源头泉林的大银杏树下,教授弟子射术。调皮的仲子路一箭向银杏树射去,那银杏树痛得拔根而起,逃往安山。孔子怕树负伤不能存活,急忙翻山越岭地追去,在安山把银杏树扶正栽下。这棵树就是孔子手植树。
    人们为什么那么尊崇一棵古树呢?是因她经历了太多的风雨,目睹了太多的人间兴亡,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还是寺庙的晨钟暮鼓让她具有了佛性?显然,这些因素都有,但都不是主要的,因为有古树的寺庙很多,却没有一棵像她一样受到如此尊崇。唯一的解释就是,鉴于对孔子这个文化巨人的敬仰,人们相信,这棵孔子亲手栽下的曾留有圣人体温的树,一定寄予着孔子的感慨和深思,看到她就俨然看到了孔子。有个七搂八拃一媳妇的故事可为佐证。
    说是古时候,有个赶考的秀才避雨来到大树下,闲得无聊,就想量一量这树到底有多粗。他张开双臂,开始量起来,量到第七搂的时候,忽然见他开始量的位置站着一位年轻的小媳妇。秀才想,在这棵孔子栽的树下,更应该讲究儒家的礼仪,就改用手一拃一拃地量,量了八拃到了小媳妇的身边,便停下来。后来,当别人问起那树有多粗时,他便说:“七搂八拃一媳妇。”故事虽然是说这银杏树的粗大茁壮,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人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对这棵树的敬畏。
    
    其实,孔子生活之地曲阜离泗水不过25公里,他的出生地就是曲泗交界的尼山,安山及其周边地区是他频繁活动的区域,因此,他在安山栽树成为可能。根据上述传说,去掉神话成分,我们可以用想象还原当时的情景:
    那时,孔子已到暮年,他的大儿子孔鲤和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仲子路先他而去,悲伤和无奈让这个耄耋老人病了。病中的孔子听说鲁君的狩猎队伍捕获了麒麟,不久,麒麟死,还梦到自己站在两个廊柱之间,他便长叹:“麒麟死兮,泰山崩兮,哲人萎兮!”认为自己已经余日无多。
    暮春的一天,弟子们见他的病情有所好转,就劝他到外面走一走,散散心。他们来到杨柳如烟、遍地泉涌的泉林,美丽的泉源胜景并未改善他沉郁的心绪。归途中,他安静地躺在牛车上,当弟子问他是否回曲阜时,他含混地答应了一声。
    孔子平时很率性,乘牛车时常常让牛随便地寻路而行,以排解心绪的烦闷和不快。弟子们按照惯例,徒步跟着牛车,任由牛自寻前路,而孔子却在轻微的颠簸中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他们已经来到安山脚下的山涧里。
    这是一处河谷平地,四面环山,山上森林茂密,山涧里泉水成溪,茂草丰美。山脚下是一片高丈余的崖壁,崖壁缝隙里涌出一泓清泉,泉水在被雨水冲刷干净的山石间静静地流淌。小溪两岸山石嶙峋,垂柳依依,环境幽美。泉声潺潺,和风飘来花和青草的芳香,宁静,闲适,安逸。他走下牛车,扔掉拐杖,也不让跟上来的弟子们搀扶,颤巍巍地走在这片山谷平地上。在几块大石间,他伫立了很久,仰头叹息:“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顺着他的目光,弟子们看到一块巨石的缝隙里,无精打采地长着一株尺余高的银杏苗,虽然石下就是潺潺流水,但那银杏苗却分明旱得蔫了。
    多年的师徒让他们默契。弟子们理解了老师的心意,在附近农户家找来木桶和锹,把那石头缝隙里仅有的土用水浸湿,等洇透了,才轻轻地把那棵孱弱的生命拔出来。然后,在平地上挖个大坑,并把土中的石头一一拣出来。孔子拿起苗子,端详着,默默地栽在坑里,浇上水,封了土,用脚踩实。然后,他要来古琴,坐在石头上。随着一声抚琴的乐声,空谷中响起如泣如诉的琴音。弟子们升起庄严的情绪,泪流满面地唱和着,如怨如愤,缠绵悱恻。
    
    乐曲穿越时空,乘风而来,在这寺的上空,在这群山环抱的空谷里回荡。我依稀看到孔子那依旧灵活的手指在古琴上翩翩起舞,乐曲沉郁哀婉,不绝如缕。仰望着曾被孔子拯救、如今已历经风雨、冠盖如云的银杏树,仿佛看到了一缕白发在孔子额前飘荡,他久久地凝望着那棵银杏树。他不甘心呐。那琴声是深沉忧伤的。我懂得了,他不仅是为自己跌宕的一生而慨叹,他更多的是哀生民之多艰啊。
    睹物思人。一个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的遗物,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棵树,也令人肃然起敬。孔子已也,而那棵倾听过他理想的银杏树,就像大雪中的一盆炭火,暗夜归途中的一盏灯,迷途中的一架竹篱,让无助中的人们感到温暖,心生希望。
    资料来源:
    <<  << 京城专家集中会诊泗水2500多岁“孔子手植树” 济宁晚报
    <<  << 安山寺有一棵孔子手植树    凤凰博报安立志
    <<  << 泗水,有颗孔子手植树    齐鲁晚报 高建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