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鄂东古镇----夫子河镇位于红色的革命老区、黄麻起义所在地湖北麻城市的南面,北距麻城市区30公里,南距湖北省府武汉100公里。 夫子河镇是由横河、夫子河街、夫子河乡历史演变而来,地处大别山脚下,麻城南端、东邻罗田、南接团风、西连新洲(武汉),自然生态条件丰富和谐,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地势东高西低,夫子河镇的东南边有一条与众不同的河,别的河水都是从西往东流,可它偏偏从东向西流,古人觉得它有点撬“横杠” ,因此管它叫“横河”。后来人们却改叫它“夫子河”,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在春秋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一天,他坐车子来到楚国横河小集。突然,坐着的车子坏了,不能继续行走,需要赶紧修理,可是没有修理车子的工具和材料,怎么办呢? 孔夫子着急的四下张望,只见河边上有一个村妇正在洗衣裳,他便急忙走过去,很和气地对那妇女说:“ 大嫂,我来向你借东西。”那妇女抬头一看,也很客气地对他说:“好吧,您等一下,我去给您拿来就是 。”话音未落就起身往回走。过了不一会儿,那妇女拿来一段木材和一把斧子,交给孔夫子,说道:“您 拿去用吧。”孔夫子双手接过木材和斧子,吩咐车夫赶修车子。可是,孔夫子心里却生起一团疑云,“我 没说明是借木材和斧子,这妇女怎么知道呢?” 于是,他向那继续洗衣的妇女问道:“大嫂,你怎么知道我是要木材和斧子呢?”那妇女微笑了一下,从容地答道:“这是您亲口说的呀!你说借‘东西’,《易》上说,东方甲乙寅卯木,西方庚辛申酉金,这东——东方甲乙木,不是木材?这西——西方庚辛金,不是要斧头吗?”孔夫子听后,惊奇地连连点头, 说:“是呀!是呀!” 车子修好后,孔夫子感激地交还了斧子,满口道谢。他心里却想道:“真是楚国多才子呀!连一个洗衣裳的普通农村妇女,就懂得这样多的学问,我还来此讲什么学呢?”他转身对车夫说道:“我们还是往回走吧。”车夫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过河往前去呢?”孔夫子解释说:“你没看见吗?刚才那个洗衣裳的农村妇女就懂得很多学问,我还来讲什么学呢。” 就这样,孔夫子调回车头到别国讲学去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借“东西”的人是孔夫子,就把孔夫子想过而没有过的那条河——横河取名为“夫子河”,以此表示对孔夫子在河边借“东西”的纪念。 “回车书院”,原院址位于麻城市南部夫子河镇土库村与武汉市新洲区沙河村交界处,旧时此地原为麻城沙河区,正处于麻城至黄州府的驿道旁。相传孔子当年游学麻城在此回车,故名,当地人们习惯尊称它为 “圣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到了明朝天启年间,其时,麻城夫子河的读书人周旻、周咏俩兄弟,恭恭敬敬 不远千里从山东曲阜奉回孔子圣像,供奉于当地象棋山寺内,这就是夫子河早期圣庙的雏形。 大约又过了一百六七十年,传到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的时候,黄冈籍在任知府陶国干倡首捐地基五亩 并捐银两若干。与麻城籍在山西垣曲任知县的望花山人程琮及黄冈、麻城两县绅耆土商、名流等,在麻城夫子河与黄冈沙河(今属武汉市新洲区)交界处麻城一侧(今属麻城市夫子河镇土库村)。建造了一座书院,并且根据孔夫子游学在夫子河回车的传说,取名“回车书院”。 据明、清两朝府、县志载,回车书院,时有学宫数十间,田产近百余亩,为两县兴学教土之重地,为显其 庄严、敬重,书院外、释道边立有“官员人等至此下写”石碑。据史料显示至清末与孔子游学有关联命名的书院学宫,如“回车”“问津”“文昌”等在黄冈、麻城境内就有十余座,但大多数都毁于战乱。 当时,新建的回车书院,其规模颇为宏大,是麻城邑城之外第二处春秋祭祀孔子的公共场所,故此当地人 习惯尊称它为“圣庙”。按照清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上绘制的图形、书院座北朝南,麻城通往黄州府 的驿道从北往南紧傍书院西墙垣擦墙而过,快到书院大门不远的地方:立有一根碑柱,上面赫然书着:“ 官员人等在此下马”! 书院大门朝南、前为仪门,两侧坊壁分别镌刻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联语,中为配殿,设有乡贤祠 、朱子位、仲子位及斋宿所,后为大成殿,除设龛供奉孔子圣像外,还立有牌位,以供春秋致祀。书院东 侧附建有斋房两栋,还依次建有护圣宫、帝主殿、观音殿、华祖殿。此书院曾经是麻城南部及黄冈沙河( 今属新洲)读书人荟萃之地,在当时黄冈、麻城两地民间、官坊均享有很高名望。后因时代变迁,逐步衰 落,回车书院(即圣庙)其主体建筑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