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汕尾地区的书院、家塾和义学

http://www.newdu.com 2018-01-21 汕尾党政信息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具有培养人材、 研究学术、传播文化等多种功能。书院之名始于盛唐,初为官方修书、藏书、校书之所。晚唐出现的私立书院,开始具有隐居读书、聚徒讲学的功能。唐末至五代,连年战乱,官学废毁,学者多择名山胜地,创立书精舍,作为学术研究和聚徒讲授的场所,出现了以讲学为主的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
    宋初,官学甚少,学者纷纷创办书院。仁宗后,州县官学盛行,书院趋于低潮。南宋时,书院复兴。孝宗后,各地官员竞相创建书院,几乎遍布全国。宋代书院多为民办学馆, 多数书院则是准备科举应试的场所。
    明初官学兴盛,书院衰落。正德(1506-1521)之后,书院渐兴;嘉靖年间(1522-1566),所建尤多。清初,为了防止士人群聚结党,以讲学为名干预朝政,不许各地创立书院。康熙时,始纷纷创建。雍正十一年(1733),下令赐银在各省设立书,此后各府、州、县也竞相建立。
    汕尾地区的书院,大多在这时期创办。清末行“新政”,光绪二十七年 (1901),诏改书院为学堂。
    安陆书院
    

    唐武德五年,海陆分拆,置安陆县于今陆丰大安镇,今大安环珠寨则为县衙所在地。设安陆书院于县衙东南面。书院历千年而无迹可寻,传说负责管理书院的官员死后归葬书院附近,称官公墓,今人口误为关公墓。
    唐代,陈元光平蛮开漳,潮、循两州确立,由潮州“南自潮阳,历惠之海丰”的驿道抵达广府。这一时期,海丰境内石桥场设灶煎盐,公平、大安墟集形成,茅铺墟集贸易活跃,安陆县的存在虽昙花一现,但它对促进中原文化在陆丰的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法留书院
    

    唐元和年间,大颠和尚南游至今陆丰河西境内的法留山时,在一石室开坛讲法,建灯光寺。大颠(732-824),俗姓陈,一说杨,名宝通,唐开元末生于潮阳。为佛教禅宗南派九祖传人,属南禅青原一系。南宋宝佑5年(1257年),海丰林雷焕(今陆丰潭西)重建该寺,创办法留山书院。
    龙山书院
    

    龙山书院位于陆丰市东海镇龙山上,即今天的陆丰龙山中学校园内。清乾隆版《陆丰县志》载:“龙山书院在东海窖金龙山,乾隆九年知县陈冠世建。”
    书院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前后二进,面阔五间,中间天井两旁附厝的四合院体建筑格局,建筑朴实大方,四周树木环抱,是我市保存较好的清代书院建筑。
    清末废除科举,改名为“高等小学堂”,1924年改为“龙山中学”,又曾一度改为“中山学堂”、“陆丰第一中学”,建国后恢复为“龙山中学”的名称。
    圭山书院
    

    圭山书院位于陆丰市东海镇东风小学。据清《陆丰县志》载:该书院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是清代一所学校,保存完整。
    太史公书院
    

    雍正年间,海陆丰境内私斗之风甚盛。时红黑旗两帮械斗,庐舍酿成丘墟,幸李太史公出面调停,排除纠纷,不遗余力,并权充判官,审讯械斗案情,秉公处理,事机平息,闾里获安,功城传矣。地方人士念其功,在乡井倡议设立太史公书院于海丰公平墟布街,以兴学育才,感化乡民。书院三进两天井,门额悬匾“太史公书院”。1940年,因书院年久失修,黄学痒,江达三、钟炳文等倡议重修,筹办正本小学。
    太史公,姓李名象元,字伯猷,梅县城凤尾阁人,康熙三十年辛末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曾典试山东,识拨知名之士甚众,后以病乞归。太史公书院岁时纳粮,用以崇德报功,200年来供纳钱粮无缺,每年岁末梅县凤尾阁李氏族人则派人到海丰公平墟征收钱粮,迨至民国十六年海丰成立苏维埃政府,纳粮事遂告中止。
    狮山书院
    

    狮山书院位于海丰至汕尾公路约13公里处东侧的狮山西侧。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2年)间。由十三乡各村筹资共建的乡村义学,是一座二进二辅土木结构,楹瓦盖屋平房。
     二、家塾(私塾)  
    家塾,即私塾,古代私人办的一种小学。有塾师在设学授徒的学馆,有地主、商人聘师教授子弟的家塾,也有村民集资设立的村塾。一般规模不大,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属于以识字教育为主的蒙学。
    联桂家塾
    

    联桂家塾,位于海丰县城西居委下巷,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州同林格建,为林格家族私塾,后兼作住宅。
    该家塾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并列三座,建筑格局基本相同,中座建筑比左右二座略高,每座进深三进三,天井46米,面阔三间14米,有二条宽1.2米的青云巷将三座隔开,在前后进天井处辟侧门相通,家塾前面有一幅旷地。
    中座门楼已毁,存石门及门匾,门匾由浅青色花岗岩石打制。中间横书阴刻“联桂家塾”,左右直书阴刻“道光丁未年戊早月庚子日,授封儒林郎铨选州同林格建”。进门为天井及前厅,厅前门二侧置一对方形黑花岗岩石门墩,墩侧浮麒麟花鸟雕饰,前厅左右为厢房,前后廊后置一对小抹角石柱,双层棱花状柱础,梁架无斗拱结构,以金字木载承接石柱,木载有雀替、花鸟木雕等装饰。
    二进原为通厅,现已被改建,前后廊各置一对圆形石柱,黑花岗岩石柱础,天井原有两廊,面阔一间,进深一间,现已毁,存石柱及残迹。二进为后厅,厅左右有厢房,前廊置一对石柱,圆鼓形柱础。
    联桂家塾为清代较具规模的私塾建筑,其格局为多组四合院体的民居式结构,建筑形式简朴实用,结构合理。因年久失修,现多处残破。
    建造者林格家族为清代海丰望族,林格,五品衔州同,平生乐施好善,清代《海丰县志•人物》载有其事迹。其子林光迪、林光照、林光震分别被劫封为昭武都尉、武德骑尉、奉政大夫,另二子林光辉、林光选曾为海丰保境安民立功。可谓门庭显赫。
    1902年,烈士林国英出生于此地,并在此度过其少年时代。1924年追随彭湃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潮普惠县委书记、惠阳独立团团长、香港市委委员等职,1931年在广州牺牲。
    刘氏家塾
    

    刘氏家塾为九包五式建筑,硬山顶,面阔五间,深二进,左右各九间厢房,是海丰县现存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大革命时期,刘氏家塾曾作为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宿舍。
    公平书塾
    

    清代,地方热心教育人士在车街萧祖祠和新厝万发家开设两间书塾,每处20人左右,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就读的多为富商子弟。民国时期,黄凤伦、黄作敬在黄祖监堂,刘俊颐在盛塘共开办三所福佬书塾。万发家在新厝仔开办一所客家书塾。
    渐奎轩
    

    渐奎轩位于陆河县东坑镇飞燕村东端,是当地贵族子弟习文之所。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8年)。渐奎轩面北背南,一进双园门穿檐式平方结构,墙四周小青砖包砌,金包银式建筑,总面积为1575平方米,内有8房2厅2天井1花园,大门石雕匾额“渐奎轩”及上厅悬挂的木刻匾“嘉会堂”大字,均出自清乾隆年间御赐“儒林名宿”彭上拔之手。彭上拔,号越秀,吉康人,任会同。由于年久失修,渐奎轩现屋顶多处破漏、墙壁剥落。1998年陆河县人民政府颁布为文物保护。
    三、义学
    

    义学,亦“义塾”,是古代乡绅公或捐资兴办的,免费教育本族或乡里子弟的一种私学。如宋代范仲淹曾苏州天山兴办范氏义学,以免费教育范氏弟。清代地方官府所建免费招收贫寒子弟的学校亦称为义学。如康熙四十一年(1702),准京师于崇文门外设立义学,并颁赐御书“广育群才”匾额,所需费用,由府县按月供给。
     彰善义学
    

    彰善义学旧址位于汕尾市城区红草镇青南面,马宫至埔边公路约5.6公里处的北面,今为红草镇中心小学内。始建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97年),历代曾多次修建,原貌已改变。现保存清代文物有:黎姓石斗、彰善义学石碑、彰善义学旗杆夹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