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腊月话“腊” 年终岁末人寿年丰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光阴似箭,又到农历岁末的十二月了。传统习惯上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月里有多个与“腊”相关的节令风物。
    原是年终的一个祭名
    早在周代时,不论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规模之盛大隆重为一年中之最,这次祭祀活动的名称就称作“腊”,有多种古籍为证:《玉烛宝典》:“腊,一岁之大祭。”《独断》:“腊者,岁终大祭。”《荆楚岁时记》:“孔子所以预于腊宾,一岁之中盛于此节。”
    腊的时间可以或前或后,但必定在腊月里。这一天又称腊祭、腊日节。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门闾腊先祖五祀。”腊祭的对象,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虔诚奉上各式祭品,答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康宁。
    关于腊祭即腊日节的时间,自周代以来历朝都在十二月固定不变。至于在十二月份的哪一天,秦以前的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汉以后,历朝各个皇帝依据五行相生理论,有的定在腊月的某个辰日,有的定在戌日,不尽相同。南北朝时梁的开国之君梁武帝,把腊日节定在十二月初八,这与他的笃信佛教有关,因为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诚心合二为一同时祭祖祭神祭佛。
    腊祭流俗三千年
    自周代以来,岁末的腊祭世代相沿,直至当代。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及以此为蓝本改编的戏曲影视中,鲁四老爷家每在年底都要祝福,这祝福实际上就是腊祭,祭祀祖先诸神,供物丰盛,场面隆重,气氛肃穆,祈祷虔诚,名副其实“一年之大祭”。
    笔者所在的上海地区,不只乡村,城镇亦是,千门万户临近年三十时,老少毕集岁终祭祖,焚香燃烛,摆供美酒佳肴与过年节物,俗语“请老祖宗”。据传列祖列宗都到了,一年中只有年底这一次,应说是腊祭的传承吧。
    
    腊的另一种含义
    据汉代学者应劭的《风俗通.礼典》记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隋书.礼仪表》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开皇四年十一月诏曰: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是说腊包含有新旧更替、辞旧迎新的意思。一年将过,在这新故交接的岁末之际,向祖先家神贡献祭品,报告一年人寿年丰,天上人间分享丰收的喜悦。
    腊八粥由来还有一说
    腊月里另一个传统节物,是初八日吃腊八粥。清人李福《腊八粥》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腊八粥源起,广为人知的与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一则传说有关。其实,早在东汉初叶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有了腊日节吃赤豆粥驱邪的民俗。
    我们的老祖宗因隆冬天气寒冷,阴气太旺,人容易得病,故在腊日节以赤豆为粥。赤豆红色,象征火,属阳,用以驱除阴气邪气,迎接阳气,请看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疫。”隋代学人杜公瞻注释云:“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日死,化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又宋朝诗人范成大《腊日村田乐府十首序》云:“二十五日煮赤豆粥作糜,暮夜合家同食,云能辟瘟气。”
    上文已讲到,梁武帝把腊日节定在腊月八日,那时已有了腊八吃赤豆粥的习俗。随着佛教传入在中华大地盛行,传统的红豆粥与佛祖传说中的糜粥融合在了一起,到后来居然反客为主,原有的食红豆粥驱阴驱邪之说几至失传了。实际上,腊八粥里必加赤豆及红米、红枣使成红色,本就是古代“赤豆粥作糜”的传统。
    2008恭贺新禧专题请点击:http://www.guoxue.com/zt/2008cj/
    春节诗词专题请点击:http://www.guoxue.com/zt/cjsc/cjsc.htm
      香港文汇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