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称《道德经》,传说为老子所著。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聃,春秋时楚国人,出生的最晚年代在公元前470年之前。老子属于士阶层,他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两个部分。 老子像 老子是有自觉意识的哲学家,《道德经》共五千言,“道”在文中出现了七十多次,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乃老子所首创。“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宇宙生成的本源,所以《道德经》能反映出春秋时期中华民族思维抽象能力所达到的高度。同时,老子更是一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世也应顺应天道,以“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作为政治理想。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他所推举的“圣人之治”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圣人”是道家所认定的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与儒家的圣人不同。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而道家的“圣人”则体认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的生活,“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老子的无为,乃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舍弃一己的一切心思计虑,依从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不过《老子》的内部也不完全统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愤激者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老子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形而下的一切皆是相对的、变动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种相对主义是《老子》一书的又一主导思想,不过这段话又透露出老子的执著,他不能完全无为,“言有无,别修短,知白黑”,其内心仍“措意于天下”。 《道德经》在语言风格上以精练见长,上引“有无相生”等句是通俗生动的格言。此外,还有如《诗经》韵律跌宕起伏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大意为:深刻了解何为刚劲强雄,却能安于柔静谦卑的地位,好像自己就是那自然流淌的溪涧;甘作自然流淌的溪涧,则不会失去永恒的“德”,因而回复到婴儿似的单纯质朴状态。深刻了解何为有光彩,却能安于暗淡的地位,好像自己就是那可以占卜预测的工具;甘作占卜预测天下的工具,则不会偏离永恒的“德”,回归到终极的真理。 《道德经》书影 《老子骑牛图》,宋人晁补之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说老子见到周王室衰微, 势不可违, 遂骑青牛出关远去,莫知所终。 看中国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