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今天的孩子为何是“5000年来最难教的”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今人动不动倡导培养情商,所谓情商无非就是伶俐反应快、“会来事儿”,说实话,这是一种很实惠的价值观,这也同时是一种引导人心卑贱的价值观。
    “我们现在面临的孩子是整个中国5000年历史上最难教的,因此家庭教育的难度必须认真地对待。”——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先生主讲《中国家教存在的危机》时如是说。他还说,历史上看,中国家庭教育培育出的人才很多,比如傅雷培育自己的儿子傅聪,胡适的父亲在胡适3岁时就教他认字。古代就更不用说了,唐宋八大家没有多少是富户出身,都是家庭培养出来的。
    另一位从事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宋承昊先生也说过,当代孩子的教育问题,首先不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父母没有自己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宋承昊先生的话,大致可作为王东华先生的注解。
    子游问孝,孔夫子说:如果说孝仅仅是供养父母吃饭,那牛马畜生也会。孔子说的是要用诚敬之心去奉养。用在教育上,道理相同:有生育繁殖能力即能生孩子的,畜生也会,因此,能生孩子未必会教育孩子,因为教育是需要价值观支撑的。而现在的父母乃至上一辈父母,由于文化的断裂,价值观被震得普遍凌乱不堪。人们常说教育人要健康向上,向上是什么意思,就是人格向上,也即古人所说的培养士君子之风。这一点就在当今许多为人父母那儿遇到了身体力行的抵抗和消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鼠窃狗偷、昏夜乞怜、忍辱苟且,不可能教育、影响孩子以健康向上的人格。今人动不动倡导培养情商,所谓情商无非就是伶俐反应快、“会来事儿”,说实话,这是一种很实惠的价值观,这也同时是一种引导人心卑贱的价值观。
    现在的父母不教育孩子清高、不教育孩子向往士君子,普遍教育孩子如何将来能在社会上竞争并力争占上风,即普遍实践着狼性教育。问题是当人们普遍教育子弟求实惠、会来事儿、厌弃清高等等的时候,却沮丧地发现,教育的车被人们自己推进了泥坑。成了王东华先生所说的:5000年来最难教的。当然,现在的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面临的另一个巨大的对抗力量,就是社会信息对孩子的塑造,父母本身就是社会信息塑造而成的,还要面临对孩子进行社会信息的分拣和选择,自己又不具备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很麻烦、很力不从心。
    许石林    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