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通鉴》札记之二十七--公仪休却鱼

http://www.newdu.com 2018-01-24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公仪休却鱼
    公仪休为鲁相,有客送鱼,他不要。客人说:“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休说:“以嗜鱼,故不受。今为相能自给鱼,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故不受也。”
    理由像鞋底一样平实,公仪休没有张口闭口世界观人生观,却是看到了前因後果,因而谨守本份,没有行险以侥幸。我看过许多报道,阶下官员们无一例外地都要以放松这个观那个观的改造来作为“沦陷”的托词,几乎千篇一律,理由是堂皇,我老觉得不得要领。当初上小学的时候,师长连“不能打人不能骂人不能拿人家的东西”都不曾教育的话,那中国的教育还成何教育!及长,有了风云际会的本事,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侥幸心理彭涨到百分之一百,我以为不干“放松”什么事。
    阶下官员们在阶上的时节,都是受党多年栽培的人物,什么道理不懂,只是没把它贴到自身来体会,先把心地收拾干净了。宋儒论理学,主张把道理放到自己身上来一一行开去,不做空头文章,而且还有些搏斗的意味。朱熹说:“把定生死路头,扶起此心来斗。”怕不怕人,从这个角度讲开去,确是知易行难。我老犯嘀咕,报上有些理论文章太过玄虚,真正体贴到自家身心,没一条行得通,仿佛云在青天水在瓶的不相干,这是最自欺欺人的。
    梅溪钓徒    国学论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