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古人如厕不但解决生理“急需”问题,还常把厕所当书房用,像写出《三都赋》并导致一时间“洛阳纸贵”的晋代大文豪左思,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而如元代山水画家倪云林的香厕,是在一座空中楼阁上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讲究程度可见一斑。 航天技术如今让如厕用具上了天,而考古却发现古人让厕器入过地。这一天一地,一古一今,一源一流,连接起人类古往今来厕文化的两端,反映出人类如厕进化史的千古历程。 2007年浙江安吉县楚墓出土的战国晚期漆木坐便器 201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太空授课,成为“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任务的一大亮点。其中,提到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等内容。 这叫我想起在王亚平之前,另一位美国女航天员苏妮·威廉姆斯还曾在太空上讲授过微重力下如何解手等不少人关心的问题,说是航天器中的坐便器有强大吸力等原理,可使排泄物在无重力情况下不是向上飞,而是往下走。 我还记得前几年“神州七号”发射成功,媒体也曾有过宇航员如何解手的各种问答,说是宇航员每次航天飞行都要将自己的一部分大小便收集起来,冻结成标本,在返回地球时,供科学家们分析研究。 苏妮·威廉姆斯在空中授课时介绍坐便器 说到航天飞船使用的坐便器,不免叫我想起2007年浙江安吉县楚墓出土的那件战国晚期的漆木坐便器。 它是用10厘米厚的木板做成马蹄型坐板,木制器物上的漆色纹路清晰可见,大小与现代人用的抽水马桶盖的外形非常相似,甚至还人性化地设计了如厕扶手。尽管当时还没有也不可能有近现代才发明的抽放水的功能,但这件大约距今2300年前的坐便器盖,还是反映出中国在人类厕文化的发展中,曾经有过的发明和贡献。 问题是,埋在墓葬里的人都已经死了,怎会如厕?随葬厕具有什么用呢? 那是因为中国古人崇信人死后,在阴间仍然会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所以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随葬的生活用品均应仿照生前的世间。这就是《荀子》上说的: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所以,考古中在古墓中发现厕具,也就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了,而且还可以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复原古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徐州汉墓中的蹲式厕具,右边还设计了扶手和柱形握具。 据记载,古人如厕不但解决生理“急需”问题,还常把厕所当书房用,像写出《三都赋》并导致一时间“洛阳纸贵”的晋代大文豪左思,就是有代表性的一位。 据说左思在写作这一名著时,是在“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的状态下完成的。这里提到的“溷”,叫圈厕,也就是我们今天在乡间还能看到的那种和猪圈造在一起的厕所,但因奇巧合理,还被冠以“溷轩”之名,古今传为笑谈。 像左思这样如厕既干拉撒之事,又行读书之功的,还有编修《册府元龟》的北宋文人钱惟演。他生长在富贵之家,博学善辞,贯以读书为乐。他说自己“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也有同感,曾称读书的最佳处是“枕上、厕上、马上”。 当然了,可供这些历史名人既能“形而下”地拉屎撒尿,又可“形而上”地读书、写字、唱词曲的厕间,一定不是平民百姓那种简陋味重的茅坑,否则怎么能呆得下去? 比如元代山水画家倪云林的香厕,是在一座空中楼阁上用香木搭好格子,下面填土,中间铺着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讲究程度可见一斑。 航天技术如今让如厕用具上了天,而考古却发现古人让厕器入过地。这一天一地,一古一今,一源一流,连接起人类古往今来厕文化的两端,反映出人类如厕进化史的千古历程。 本文原载《科学画报》高蒙河“公众考古”专栏,原题为《太空解手与古人如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