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光 “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现在说的人不少,信的人却不多。但读读《汉书》,可以肯定朱买臣对这句话肯定是坚信不疑的。 读书改变命运(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朱买臣,老家在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朱买臣家里很贫穷,可照理来说应该去找个赚钱快、收入多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可是,他偏偏喜欢读书,故而不怎么琢磨赚钱发财的事情。《朱买臣传》这样描述他的读书经历: 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朱买臣靠卖柴讨生活,一边担着柴,嘴里一边还要诵读诗书。可见他不以挑柴为苦,而自以读书为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颜渊。颜渊家里也很穷,但他安贫乐道,读书习礼不辍。所以孔子感慨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卖柴讨生活的朱买臣,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仍能够怡然自得的学习,这中精神与颜渊不是一致的吗! 可是,朱买臣的妻子却不能理解丈夫的行为: 朱买臣的妻子却不能理解丈夫的行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 朱买臣的精神世界,在妻子的物质世界中,注定难以被理解。我们很难说是朱买臣过于精神,还是他的妻子过于物质,因为人生,本就是这两个方面组成的。无论是朱买臣生活的汉代,还是我们如今正在经历的现代,物质与精神的冲突,永远都是一场无休的战争。 官至会稽太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朱买臣在挽留妻子失败之时,内心到底如何,我们今日不得而知。我想到的是,在今日,是不是也有像朱买臣一样的人存在呢?我虽没看到过卖柴时看书的人,但我看到过菜市场一边买菜一边学英语的人,也曾看到过下了班马上去图书馆看书的人,也见过为了搞研究而家徒四壁的人……这些人,物质上和朱买臣一样一贫如洗,但精神上,必定是千万富翁。 朱买臣后来因为精通《楚辞》,得到汉武帝重用,官至会稽太守。也希望天底下像他一样的读书人,在历经生活的各种不理解之后,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