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我为什么要批评《品三国》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葛红兵    文汇读书周报    (责任编辑:admin)
我批评易中天,不是说他很不堪,相反他很不错,因为他很不错,很有影响力,我才批评。批评是希望读者能正确对待,不要盲目崇拜。
    没有历史观的历史,没有人文理想的历史,没有大敬畏的历史,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事件,一堆由个人智慧决定的偶然性。
    ( 葛红兵:上海大学中 文系教授,著有《葛红兵文集》等。 )
    自从率先在博客上发文谈了一点我对易中天《品三国》的看法之后,我就没有安生过,电话一直不断,网上也闹腾得不得了,网友们争论非常激烈,许多“乙醚”来我的博客、论坛、留言簿闹。老实说,作为批评家,我的意见只是一孔只见,读者没有必要如临大敌;一篇博客文章,“乙醚”们也实在没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部分“乙醚”说我是酸葡萄心理,话很不中听。不过,北青网的总编打来电话,他们专门做了一个网上调查,让支持我和反对我的人都来投票,结果,支持我的读者还是比反对我的多一点。看来,严肃的意见,读者还是能理解的。
    我为什么要批评易中天?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我要借易中天出名?是不是我嫉妒易中天了?我是个批评家,批评家要工作,就像农民要种地,这就是动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比如文学批评、比如文学创作、比如学术研究,非常忙,没有时间嫉妒。如果我批评谁,就是想借谁出名,那批评家就没法儿当了,迄今为止,我批评过近百人,比如鲁迅、巴金,说来我已经借近百人出名,我应该已经很有名气了。再说,名气是什么?就是大家知道有这个人,在做这个事儿,说穿了,不过如此。有什么必要反复出名呢?
    对易中天《品三国》怎么看?因为是博客文章,可能不够严密,这里要解释一下:易中天解三国,还是很有时代特色的,比如他用的心理分析的方法,他的形式是生动活泼的,比如他用的很多有时代特色的词汇,他可能是“三国”接受史上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解读者和传播者。这是一个前提。我批评易中天,不是说他很不堪,相反他很不错,因为他很不错,很有影响力,我才批评。批评是希望读者能正确对待,不要盲目崇拜;并不是希望读者抛弃或者鄙视易中天,我批评过鲁迅、莫言等,但是,我同时也是他们的热心读者,从心里热爱他们的作品,这个道理没有什么说不通的。
    我和易中天之间的分歧,也不在历史能否娱乐化上,历史娱乐化是一个不争的事情,大量的戏说历史剧存在着,历史正在被娱乐化么!我也不是说讲课不可以调侃、讲授的方式不能轻松活泼!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上课风格,看《论语》我们会发现,孔子有时候也会调侃,关键是解释历史的方向、态度,调侃的方向、态度,有些涉及对历史的理解、对人物的鉴定,要慎重。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目的是正说历史,是正本清源,是传播知识和真理,不是娱乐大众,那么就要有一个针对知识的科学态度,针对历史的观念信仰。
    我批评易中天有这样几条:1)过多地解释了权术,而较少地关注了历史本身;2)过多地讲了故事,而较少地阐释了人文理念;3)以《三国演义》为假想敌,用历史来要求文学,对文学不公平——伤害了《三国演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解构了《三国演义》中的美学追求、人文理想,比如,“三顾茅庐”的历史真相可以分析、还原,但是,“三顾茅庐”作为文学创作体现出来的作家对知识分子价值、身份的自我体认,要求统治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文诉求,却不应该解构。易中天把《三国演义》作为标靶,没有注意把握历史和文学的区别,没有尊重《三国演义》的文学性,对《三国演义》不公平,对喜欢《三国演义》的读者也不公平。易中天可以突出讲历史,可以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比较,但是,不能变成对《三国演义》的解构,要同时尊重《三国演义》的审美性,尊重它体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历史观念、审美理想、人格诉求等,这些在《三国演义》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自有品格,超越历史,不要抹煞它,相反要我们解释给读者听。
    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历来文史不分,本来《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区别在一般读者心中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但是易中天的解读,恰恰是在这个上面做了文章。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坚持微言和大义的统一,如果把历史都说成了胜者王侯败者贼,而胜败又都解释成是权术使然,人的智慧(甚至是个别人的智慧)使然,那就会让读者以为权术是胜败的关键,只要学会玩权术就可以战胜历史,把人的智慧看得比天、地的常数更重要,没有对大历史规则的敬畏,没有对大信仰大品格的敬畏,那读三国就会走向反面,以历史的名义反历史。说白了,没有历史观的历史,没有人文理想的历史,没有大敬畏的历史,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事件,一堆由个人智慧决定的偶然性。
    读书的目的是使自我更加自由,精神上的自由,它的含义是什么呢?是你自己能判断,能自我决断,读书要读原著,这样再看导读的书就能真正借鉴的别人智慧,而不会被导读拉着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