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蒙散文集《苏联祭》 对于中国的一代知识分子来说,苏联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对苏联倾注了那么多的爱、迷恋和向往?又是什么给他们的漫漫人生带来深重的迷惑、痛苦乃至恐怖?即将推出首部自传的王蒙近日又有新作问世,散文集《苏联祭》记录了他隐秘而曲折的心灵历史。 据作家出版社《苏联祭》一书责任编辑陈晓帆介绍,该书是理性、冷静、务实的。王蒙先生曾两次访问俄罗斯(前苏联),前后相隔20年,他特殊的身份与敏锐的观察力,为他解读不同阶层人物,以及政治、文化、风情提供了独特而深切的感受。因此书中充满理性的公允与反省———“苏联解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立、破、兴、衰,人类的相当一部分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所进行的实验的英勇、荒唐、恐怖、富有魅力与终未成功;个中的经验教训、爱爱仇仇,则会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在史册上,警诫着并且丰富着人类文明,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与成熟。” 陈晓帆认为,《苏联祭》同时又是感性、激情、浪漫的,它展示了一颗被苏联深厚的文化艺术滋养的敏感多情的心灵,怎样经历了追寻美梦的激情、怀抱美梦的沉迷、梦破的苦痛以及梦醒的释然。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精神的游历,对作者来说,都“是一次灵魂的冒险”。 王蒙在该书前言中写道,如果说他的青年时代有四个关键词,它们是:革命、爱情、文学与苏联。如果说需要合并一下这四个词,他愿意将革命与苏联合并,爱情与文学合并。或者将它们都合并在一起吧,对于他来说,青春就是革命,就是爱情,就是文学,也就是苏联。 “面对曾经那样友好过与仇恨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面对他的威震地球与终于解体……就像面对青春,面对自己的灵魂,面对自己的经历,面对自己的美与丑,面对自己的善与罪、褒与罚、年轻与衰老一样。”“面对,记下,并且说出,这就是这一本《苏联祭》的由来,这首先是我的心灵史。”陈佳 <更多本日新闻请点击更多新闻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