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方言:普通话教学的硬伤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记者冉阳 宋洁    现代教育报    (责任编辑:admin)
讲台上,老师领读:“千里召召”。讲台下,学生跟读:“千里召召。”
    电影《美丽的大脚》中,教师张美丽把“千里迢迢”读成了“千里召召”,而这个错误绝对不只是影片中的偶然,它反映的是中国方言地区的一些教
    师上课普通话不标准而闹出的笑话。
    首都课堂传出方言
    北京一向被视为推广普通话的大本营。不过,北京市语委日前刚刚结束的中小学普及普通话情况调研结果却显示,本市不少郊区县中小学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普通话与方言混杂的局面,学生用普通话朗诵课文,同时用方言来进行课堂发言或回答问题。在平谷,这部分学生的比例为34%,在通州比例更高,达到38%。  专家指出,因为乡音干扰,郊区县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完全使用普通话,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教师特别是作为首都课堂的教师,应当率先垂范,坚持用标准普通话教学。
    参与本次中小学推普工作调研的专家张雪梅透露,在参与调研的中小学教师中,对“zh、ch、sh”“z、c、s”分辨不够清晰的接近20%,完全混淆的有2.5%。市语委办吴晓燕主任分析说:“这一结果和本市中小学校中日益增加的外地教师有关。”另外,吴处长指出,北京籍教师说普通话时所夹带的北京音也是一种普通话不标准的体现。
    方言地区“乡音”袅袅
    “请大家跟‘饿’读,m-ai-mai,m-i-a子的mia。”这是陕西某学校的课堂传出的声音,显然,这位老师对“麦”的发音还夹带着陕西味。
    为了解全国范围内的教学用语情况,记者又采访了一些其他省市的学校。采访中发现,在方言地区,特别是一些地势偏远、条件落后的地区,课堂上的“南腔北调”绝对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
    重庆市酉阳二中的彭承德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在原则上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一律采用普通话教学,但在教学检查中却时有发现,教师上课仍然喜欢用方言。”该校高中部数学老师石高峰说:“我们也知道普通话的重要性,可是说家乡话说惯了,一说普通话就不自在。老师说着别扭,学生听着也难受。”  广西武鸣中学学生曾燕林告诉记者:“老师上课的时候都喜欢用当地话讲课,这样一来,一些外地转学到我们学校的同学听起课来就有些吃力了。”
    记者了解到,在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地方,有不少学校都存在用方言教学的现象。
    是谁保护方言教学
    1956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近50年来,各方面都在为推广普通话不断努力。那为什么课堂上还会不时响起方言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张振兴分析说:“这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张振兴教授说:“从主观方面来看,一些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只说的一口‘椒盐普通话’,因  为担心蹩脚的发音会遭到学生的嘲笑,也就放弃了甚至害怕用普通话教学。”张教授还提到,虽然国家、学校有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达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也必须坚持普通话教学,但由于这些规定没有一套相应的保障机制,从而出现了实际教学中的漏洞。”
    方言制约普通话推广
    那么,方言和普通话应该在教师的教学用语中何去何从呢?  国家语委从事普通话推广的专家马海林教授指出,“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教师上课用方言这一现象极大地阻碍着中国普通话的推广。”马教授说:“学校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不断地提高,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校园内各种场合坚持使用普通话,并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把量化标尺
    ——访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副主任韩其洲
    记者:一直以来,大家都在强调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您能谈谈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吗?
    韩主任:可以这样说,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把检验标尺。普通话说得标准不标准、熟练不熟练,普通话水平达到什么程度,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明确的量化指标。就拿教师来说,能不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先得看他是否已经达到了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相关要求。另外,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促使很多人自觉地学习普通话,这对提升大家的普通话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普通话的推广工作有很重要的影响。  记者:麻烦您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基本情况?
    韩主任:从目前来看,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开展情况还是相当喜人的。国家为测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政策保障;语委通过国家、省、地市等三级测试机构提供了组织保障;另外,3800多名国家级测试员、四万余名省级测试员提供了队伍保障;相关测试软件、管理软件的研发提供了信息化保障。很可喜的是,港、澳、台地区也和我们开展了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的合作与交流。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1500多万人次接受了测试,其中半数以上是教师。  记者:您刚才提到,教师是参加测试人员的主力军。那么,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
    韩主任: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说好普通话,按照有关规定,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方可申报教师资格证书。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其他科目教师应达到二级乙等。
    记者:那么,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韩主任:可以说,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的老师都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也达到了相应的要求。但是,根据学校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一些年纪较大的老教师就没有参加培训、测试。另外,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均衡,参加测试的教师分布也不是特别均衡,像北京、上海、河南地区,通过测试的教师人数会多一些,而在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区,就会相对少一些。另外,从港、澳、台方面来看,教师们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据了解,在香港还出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排长队的现象。目前,已经有9所香港、澳门的高等学校与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签定了合作协定。近来,台湾有关团体也与我们合作举办了第一期教师普通话进修班。  记者:这样看来,在一些边远山区,可能还会存在一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死角,那该如何应对这些死角呢?
    韩主任:不可否认,死角是存在的,这跟地域、交通、经费等很多客观因素有关。目前,我们也在加大工作力度,来推动这些边远地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发展。比如,在一些边远地区增加测试点的数目,并多搞一些普通话培训。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将会为边远地区的测试工作管理提供便捷。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们有信心。
     众说
    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老师
    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是基础,要继续加大在学校工作的力度,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一定强制性的措施,使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教师持证上岗,教师资格条例明确规定教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同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师普通化培训工作,并多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师范教育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学校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我相信只要学校工作做得好,今后一二十年,成效就会进一步显现出来。
    北京市第一职业高中高一二班学生家长 林宪华  我是广东人,普通话是肯定不行的,在南方做生意用粤语是没问题的。我们家2002年来的北京,到这边广东话你们听不懂了,我们说的普通话又是哪个样子的……你们知道的了。干很多事情不方便,很麻烦的。所以我让我的小孩子一定要学好普通话,不然在这边要找不到工作的。他学的又是服务业,普通话不好谁会雇佣她呀。现在我们在家里也尽量用普通话讲话,不光是为孩子就业,我觉得我出去办事情,普通话讲得好一点也会更自信、更有面子了。还好了,我小孩现在的普通话很标准的,不会有太多广东痕迹,我想这主要与老师的教育和周边的环境有关系,老师讲课用标准普通话,同学又都是北京人,小孩子几年下来普通话肯定是没问题了。要是在我们那边,老师上课虽用普通话,但很不标准,生活中都是用粤语。
    四川锦阳南山高中学生 高晶我是随父母从福建来四川读书的。在家里与父母用家乡话交流,在外面用四川话,因为比起我们的方言,四川话更容易交流,片区也大,连湖南,云贵地区的语言都差不多,所以在这边办事用四川话就可以了。
    不过到了大城市还是要用普通话,去年来你们北京旅游就很不方便,我们南方人说普通话本来就不标准,在家里也不经常用。到这边问个路,办个事情都很不方便,有时还被人家笑话。我觉得推广普通话工作进程应该更快一些了。现在大家都忙着学英语,都想2008年时与国际接轨,用外语来迎接四海宾朋,可咱国人间的交流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困难呢,怎么融入国际呢。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