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现存武则天惟一文物“除罪金简” 展出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京报    (责任编辑:admin)

    
    “除罪金简”
    据新华社郑州6月8日专电(李霞)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的“走向盛唐:文化交流与融合”展览中,
    一件特别的文物———武则天“除罪金简”,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因为它是现存惟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这件珍贵的国宝来自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陈列部主任、研究员李宏介绍,金简的发现者是一位农民。1982年5月,登封县农民屈西怀上中岳嵩山采药时,在山顶峻极峰的石缝中发现了这块纯金的简片。经专家鉴定,它是唐代女皇武则天的除罪金简。李宏说,我国过去曾发现过帝王封禅祭祀祖国名山大川的玉简和银简,但金简的发现却为首次,它的发现为了解唐代的历史风貌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生平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由于武则天的墓穴至今仍未打开,这是现存惟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金简为长方形,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正面镌刻双钩文字63个:“大周国主武(明下加空),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明下加空)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700年)七月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处副处长陈烈说,武则天为了掌握权力,连自己子女也牺牲,她晚年也感到罪孽深重,怕自己不能升天,要下地狱,她听说,做一块金简,把自己的罪过刻在金简上,埋在嵩山,就可以除去罪孽。公元700年4月即武则天77岁时,她到登封城三阳宫游幸得了重病,病好后恰逢七月七“乞巧”日,这天她再次游历了嵩山,派太监胡超带上表达自己意思的金简到嵩山山门投递。金简上的文字即武则天对中岳祭拜的祈祷词,有人解释为是武则天拜谒中岳嵩山入门的“名片”,即古代所谓的“入门投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