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江阴发现唐代高僧泗洲大圣舍利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江苏省江阴市发现的“泗洲大圣”舍利近日被佛教考古专家确认为唐代高僧僧伽火化后所留。这是“泗洲大圣”舍利首次现世。
    “泗洲大圣”舍利发现于江阴市青阳镇悟空寺塔基遗址。2003年11月28日,考古工作者在塔基内发掘出土一石函,石函内有影青瓷钵,钵内横放着一个影青点彩净瓶。净瓶内发现数十粒舍利。这些舍利五彩斑斓,以白色为主,晶莹发亮,外表圆润光滑。经考古专家对石函上的铭文进行考证,认定其为“泗洲大圣”舍利。
    佛教专家经考证认为,“泗洲大圣”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何国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别希姆),他在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到中国泗洲临淮县(今江苏境内,原有泗洲城,清朝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建起了普照王寺,传经布道。他道行高深,名声远播,虽不是佛祖而受到佛一样的礼遇,人们甚至造寺庙供奉。公元708年,僧伽应召入长安,公元710年3月2日圆寂,享年83岁。当时的皇帝唐中宗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洲临淮起塔供养,奉其为“泗洲大圣”。后寺塔毁于火,僧伽肉身受损,遂火化,始有舍利。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唐朝时的观音像即以僧伽容貌为模本,所以多为男相,以后才演变为女相。
    那么“泗洲大圣”舍利是如何辗转到江阴的呢?考古人员根据石函上的铭文得知,江阴悟空寺原名“招隐院”,始建于梁代,南唐时建钟楼,北宋初期扩建后相传有庙舍5000多间,宋太宗时由皇帝赐匾额,改名为悟空寺。当时常州太平兴国寺一位叫善聪的僧人收有“泗洲大圣”舍利,因悟空寺当时为江南名刹,善聪愿意将舍利送该寺供奉。悟空寺僧应云与当地佛教信徒沈惟素四方化缘,于公元1006年建造“泗洲大圣宝塔”一座,供养舍利。
    江阴市博物馆馆长唐汉章介绍说,中国以及世界各地过去偶有发现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但“泗洲大圣”舍利还是首次现世,具有重要的宗教研究价值。江阴市政府已准备在原址复建“泗洲大圣宝塔”,以长期供奉舍利。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