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古西域汉文化发源地——新疆古镇巴里坤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到此疑无路,群山裹一城,光分太古雪,未及半天晴,鼓角重关壮,风雪百战平。”清代诗人史善长作《到巴里坤》时,远未想到数百年后,这座小城厚重的文化底蕴才慢慢飘散开来。
    巴里坤是新疆哈密的一个县,古称“甘露川”,又称“蒲类海”。据《甘露川文存》记载,“蒲类海”是为纪念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用生命换来了安宁幸福的生活。
    巴里坤曾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从隋唐起,中原往返西域商队的驼铃声就不绝于耳,有“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之说。巴里坤南靠东天山,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被认为是沟通西域、开辟丝路的见证,也是中原文化荟萃并与西域文化交融的典范,故巴里坤又有古西域汉文化发源地之说。
    站在巴里坤古城外的高处放眼望去,远处的古城墙在古宅和群山之间若隐若现,山风在松树间来回穿梭、呼叫,仿佛又回到马嘶炮鸣、激战征杀的古战场。
    走进巴里坤幽深古朴的老巷子,古民宅前古色古香精工细雕的门楼与色彩缤纷、雕花绘鸟的农家新门交相辉映,现代早已消失殆尽的各种古生活物品和器具、牌匾等,在这里都能找见,让人有一种在远古与现代的时空交错中迷失自己的感觉。来到市井热闹之处,市民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文化气,日常交谈之中也经常听到一些充满幽默、智慧的乡土歇后语。怪不得有人说,巴里坤的空气中都飘散着一种古香古韵的文化味道。
    据文物考古证明,早在六千多年前,巴里坤就有原始人生活,奎苏镇镇南湾村古墓群出土的石器、陶器及八墙子乡的大量岩画等都证实了这一点。
    据巴里坤县文物管理所介绍,该县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兰州湾子古遗址群,它们就是三千多年前游牧塞族民族的遗迹。
    兰州湾子古遗址群位于新疆巴里坤县城西南五公里处,是一座用巨型鹅卵石垒砌而成的石屋结构遗址,当地人称其为“鄂博”。经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文物,震惊考古界。二00二年,又相继发现建筑遗址十一组一百余座,古墓葬二百余座,岩画千余幅。从此兰州湾子神秘的面纱被撩起一角。
    古城、古遗址、古宅及厚重的文化底蕴正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座焕发新朝气的古城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