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利平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觉已到岁尾年关,我们站在一个辞旧迎新的节点,祝愿来年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每个人的心愿。作为泱泱文明古国,中国古人又是如何辞旧迎新的呢?下面的诗文可以让我们稍窥一斑。 中国古人的辞旧迎新(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扫尘土。清代蔡云《吴歈》诗云:“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说的是每到年关,人们都要进行“扫尘土”。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年。“扫尘土”习俗起源甚古。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夜》记载: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尘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古人的扫尘日,是腊月二十四,是一个启动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放炮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新年“放炮竹”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这个习俗的来历,与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有关。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发现年怕响声,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后来炮竹又变成了装火药的烟花和鞭炮等,燃放后,空气中会弥漫浓浓的火药味。今天人们为了环保,过年已经基本不放炮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贴春联。“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的《迎春》诗描绘了古人迎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窗花、装饰房子,喜迎新年的欢乐景象。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据说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到了明朝,春联这一名称正式诞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雷鸣大地声千里霞绕青山色万重”“阶前春色浓如许户外风光翠欲流”这些春联无不展示了新春来临之后,普天下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观,映出了主人对生活前景的积极、乐观态度。 岁岁年年年不同(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守岁。白居易在《除夜》诗里写到:“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这是文征明写的《拜年》。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也记载:京师元旦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拜年”是广大老百姓在新年伊始对长辈和亲朋好友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重要习俗。礼仪有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互相施礼道贺。拜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和形式,如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无论形式如何转换,拜年祝福的真心不变,所以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年年岁岁情相似(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真是“岁岁年年年不同,年年岁岁情相似。”这些古代过年习俗都包含着古人祈求新年驱除疾病灾害,幸福安康的意思,寄托着人们除旧布新的美好愿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