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天下第十一福地:洞庭湖中君山秀,娥皇女英修仙处

http://www.newdu.com 2018-03-01 腾讯道学 李远国 李黎鹤 参加讨论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君山,在湖南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教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张君房《云笈七籤》卷二七云:“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资料图)
    君山之悠,始见于《山海经》
    岳阳风土记》:“《山海经》言:洞庭,沅澧之交,潇湘之渊,是为九江之门。按澧鼎沅湘,合诸蛮黔南之水,汇为洞庭,至巴陵与荆江合,而东州据其上。《水经》云:湘水右会小青口资水也,世谓之益阳江。右则沅水注之,谓之横房口。东到微湖,世谓之糜湖。西流注为江,谓之糜湖口。左则澧水,谓之武陵江。凡此五水,注为洞庭,北会为大江,名曰五潴。”
    乐史《太平寰宇记》云:”郡有青草、洞庭、巴丘三湖。青草湖中有青草山,冬春水退,皆青草也。洞庭,洞府之庭,上有洞庭真君庙堂。巴丘之名,今不着。青草湖在垒石山,与洞庭相通。其南罗水出焉,故罗县在其上。其东汨水出焉,下有潭,谓之屈原潭,屈原怀沙自溺之所,忠洁侯三闾大夫庙在其上。”“大江在巴陵,东北流入洞庭。今洞庭水会于江,非江流入洞庭也。荆江出巴蜀,自高注下,浊流汹涌。夏秋暴涨,则逆泛洞庭,潇湘清流,顿皆混浊,岳人谓之飜流水。南至青草湖,或三五日乃还,俗云水神朝君山。”
    
    君山,翠丽鲜明。(资料图)
    晋邓德明《南康记》曰:君山,翠丽鲜明,遥望若台榭,名曰娲宫,亦曰女姥石山。山去盘固山五十里,上有玉台,方广数十丈,上有自然石室形。风雨之后,景气明静,颇闻山有鼓吹之声。
    君山之名,得于娥皇女英
    那是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被大风阻于君山,二妃突然听到舜帝已死于苍梧,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攀竹痛哭泪水洒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二妃忧郁成疾,死于洞庭湖,葬于山之东麓,死后即为湘水女神。人们为纪念二妃,而改洞庭山为君山。张华《博物志》卷六曰:“洞庭君山,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
    湘君、湘夫人,尧帝之二女。《山海经·中山经》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银铁,“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闲,出入必以飘风暴雨。”郭璞云:“天帝之二女而处江为神也。”汪绂云:“帝之二女,谓尧之二女以妻舜者娥皇女英也。相传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二妃奔赴哭之,陨于湘江,遂为湘水之神,屈原《九歌》所称湘君、湘夫人是也。”
    
    湘君、湘夫人木刻版画 采自清肖云从《离骚全图》
    《搜神记》曰:“湘君,按《山海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盖舜南巡崩葬于苍梧之野,二妃从之不及溺死沅湘之问,人为立庙,世称湘君。湖口及君山俱有庙,昔秦始皇南游浮江遇大风,因问湘君何神。博士对曰:尧女舜妃。始皇怒,命赭其山,即此。唐韩愈有碑。李白诗: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问。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诗:湖光秋水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堆裹一青螺。”
    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赞颂着这一凄美的爱情故事。君山存有二妃墓,1979年按清彭玉麟重修的墓样重修的。墓为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雄狮、大象、中坚,有一副楷书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君山之蕴,引人揽胜抒怀
    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据《巴陵县志》记载:君山原有三十六个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等众多名胜古迹,有中国的新石器遗址,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见证——斑竹、二妃墓、柳毅井等。
    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特别是自唐代以来,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君山揽胜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
    
    传说君山洞天内有地道,与包山潜通。(资料图)
    传说君山洞天内有地道,与包山潜通。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四:“山亦名林屋山,周回百三十五里,遥望一岛,而重冈复岭,茂林平野,闾巷井舍,不异市邑。诸峰皆秀异,而缥缈峰最高,登其巅,则吴越诸山,隐隐在目。其支峰别陇,皆以山名,逶迤起伏,争奇竞胜,而尤名者曰林屋洞。郭璞曰: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潜行水底,无所不通,即林屋洞矣。”
    张华《博物志》卷八曰:“君山有道,与吴包山潜通。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汉武帝斋七日,遣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饮之。东方朔曰:臣识此酒,请视之,因一饮至尽。帝欲杀之,朔乃曰:杀朔若死,此为不验;以其有验,杀亦不死。乃赦之。”
    五代杜光庭《王氏神仙传》亦曰:“王廓,咸通中自荆渚随船将过洞庭,风甚,泊舟君山下,与数人登岸而行。忽闻酒香,问诸同行者,皆无所闻。忽路侧有洞穴,遂入穴行数步,洼穴中有酒味极醇美,掬而饮之,腌然似醉。自此充悦无疾,渐厌五谷,乃入名山学道。后看仙经云:君山有天酒,饮者升仙廓。所遇即此酒也。”
    
    “君山有天酒,饮者升仙廓。”
    君山又有虎洞石穴,夏秋水涨即没,春冬水落即露。宋代朝廷尝遣使至君山,投金龙玉简于此,岁旱邦人往往祈祷焉。君山东对艑山,山多竹,两山相去数十里。回峙相望,孤影若浮。湘人以吴船为艑,山形类之,故以名。山上有塔曰哑女塔,旧传有商女祟病,至此忽能言,指其上可置塔,其家为之置塔,因以名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