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百年之变里的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山东地方必修课程教材(3)

http://www.newdu.com 2018-03-28 腾讯儒学 鹿永建 参加讨论

    从传统文化必修教材到未成年人丰沛的生命 创造性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传统文化教育散乱化、碎片化、知识化、学科化,是当下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深刻思考的几个问题。
    以“四书五经”及其他原典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会不会与现有的语文、历史等课程部分内容重叠,进而造成重复教学?让低年级学生研读连很多专家学者都不一定参透的经典,会不会难度太大,进而造成学生的厌学……2017年9月,在山东中小学全面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当口,社会各界赞同和支持之余,也表达了一些疑问和困惑。
    
    代表发言
    山东省教育部门针对这些问题已有所准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它的重心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端正,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翻阅教材也可以体会编写者的用心: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接触、记诵一些简单的格言警句,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经典章句及进行相应的实践体验,进而对一些传统价值观和为人处世之道有较深领会和认知;到了初中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经典,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形成一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能力;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则需要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分析和系统把握能力,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自觉。
    
    学生表演
    有了教材,接下来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教师了。枣庄十五中校长邓淇介绍,枣庄十五中从2015年9月,配置了专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职教师一名。2017年9月,增加到三名。为保障课程开设的专业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从语文学科、历史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中各选择一名老师,经过传统文化培训学习后,担任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同时,还配备了五名兼职教师和活动辅导员,成立了传统文化教研室,负责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研究、课程开设和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纳入教师工作考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实施。该课程成为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学科之一。
    山东潍坊文华小学校长孙颖说:学校成立一年半的办学实践,除了应用山东省编《传统文化》地方教材开展教学外,我们还在经典诵读、经典剧目表演、汉字文化、传统节日研究、经典人物研究、书法几个方面展开实践与探索。
    从传统文化必修课教材中选取内容创作课本剧,然后由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排一起演,这种拟生活的学习方式有独到功用,可以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体认传统文化的精彩,可以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更能复活传统文化的生活味。
    
    会议圆满结束
    传统文化进入地方课程教材只是第一步,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此次会议就是力图让教育行政、学术界、课程研制方、学校师亲子和新闻出版机构在对话交流中各取所需,彼此滋养、形成合力并影响社会。具体来说,让教育部门的管理更有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引导性,让学界的研究对于校园中的青少年有更适切的影响力,使课程研制专家将院校研究所承载的学术传承与中小学校园所呈现的时代需求更有效结合,更重要的是鼓舞帮助引导学校教师和家长特别是学生,能够将静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转化为动态的课堂与生活,有效影响其品德成长,最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然此次会议只是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回归的一朵迎春花,更精彩春天还在后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